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传统节日社日节.docxVIP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传统节日社日节.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专题训练----传统节日社日节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社日①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棚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子 1.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 2.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青玉案 无名氏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祀期间忌针线,因此作“停针线”之说。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前两句运用对面落笔(悬想)的手法,“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想象妻子在社日来临百无聊赖之际,因见双燕而感伤分离的场景,委婉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B.“乱山深处”的“乱”字,道出了词人身处群山簇拥之地,不知方向的迷茫感。一个“乱”字,惹起了词人的愁思。 C.“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选择了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物事来表达感情,显得具体而不抽象,真切而不矫饰。 D.前人对这首词有“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的赞语,但本词上下片的首句在内容上有重复之嫌,实为本词构思的一个缺憾。 4.请结合全词指出本词最突出的艺术技巧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便因台臣王蔺的弹劾,免掉了他的职务,迫使他不得不回到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 5.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两句,上句写景,下句言情,这两句领起全篇,确定了全篇的基调。 B.“分社肉”是当时仍存的古风;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屠宰牲口以祭社神,然后分享祭社神的肉。本词所说的应是春社分肉。 C.饮酒是高人雅士的嗜好,辛弃疾也喜爱饮酒,以致连睡觉的床头都摆上了刚刚酿成的酒。 D.“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反映了词人对儿童的保护、欣赏的态度。 E.这首词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不雕琢,明白如家常语。 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文后各题。 [越调] 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 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8.(1)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2)“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青玉案 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日。②停针线:古代习俗,春社日妇女停止做针线活。 9.下阕首句“春衫著破谁针线”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感情?请简要分析。 10.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社日 谢逸①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②。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③ 饮不遭田父④,归无遗细君⑤。东皋⑥农事作,举趾⑦待耕耘。 【注】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宋“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②风溪澹澹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③羹芹:煮芹为羹。④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⑥东皋:水畔高地。⑦举趾:举脚,下田。 1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 B.首联描摹了一幅春雨丝丝,垂柳依依,微风细细,水波粼粼的早春图画。 C.颔联主要描写了诗人在煮茶喝羹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之情。 D.颈联是说喝酒没有知音,赠妻没有物品,言词中流露出哀伤之情。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B.诗歌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C.全诗紧扣“待”字,表现诗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5****6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00430140001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