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标要求】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一)、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 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汉明帝时期(约在公元纪67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被称为浮屠教。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入则更要早一些。 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三国志·魏书·东夷》阅读教材本目内容,概括佛教传入的简要过程。1、佛教东来,日渐本土化(佛教的传入过程)宗派创始人教义主张天台宗一切“皆由心生”,止(坐禅)、观(宗教理论)并重华严宗法藏“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客观世界是依赖于主观世界而存在的唯识宗玄奘“万法唯识”、“心外无法”禅宗达摩“禅”即“坐禅”或“禅定”,意思是静坐沉思。主张佛在心内,无需苦练修行,只需净心醒悟。南宗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开始: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2)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3)完成本土化: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4)由盛转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宋明理学魏晋时期佛儒道融合2.佛教传入的原因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认为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宣扬的思想是:今生来到人间就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各种欲望。要消除欲望,就要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才能脱离苦海,达到涅盘(清凉寂静之意,即无有烦恼)。将来死了,灵魂出窍,漂荡到西天佛国,成佛,或者成阿罗汉,享受极乐世界。儒学经学化变得迂腐、僵化,不能满足时代需要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政权更迭频繁要求1、解决社会问题;2、寻求精神慰藉。受到推崇佛道:关注社会问题给人民精神寄托3.儒道佛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碰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剃度、出家、离俗、清规戒律……融合 人们借助老庄对佛教进行解释,佛教也是在不断翻译和解释之中,加入了这一思想系统,并使之开始彰显它的系统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征服了佛教。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D佛教逐渐本土化出现儒道佛“三教合流”局面。 一种外来文化传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往往一方面需要适应原有文化的某些要求而有所变形;另一方面也会使原有文化因受外来文化的刺激而发生变化。因此,在两种不同传统的文化相遇过程中,文化的发展有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 ——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儒佛道在交融中是怎样变化的?变化:儒学在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新儒学——宋明理学。最终完成重建理学信仰的任务,自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长期居于统治地位。4.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语出《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烦恼】:佛教语。谓迷惑不觉(1)积极 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柳公权《金刚经碑》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壁画 ②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③中国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2)消极: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剃度受戒,遁入空门,不问世事1.原因:国际:新航路开辟,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传教士的推动。国内:皇帝的支持;有识之士的推广。2.初始:明朝末年①传教士利玛窦东来;《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相继介绍②士大夫主张会通中西文化③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二)西学东渐(ji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