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米开朗基罗论文
矛盾而伟大的一生
记录在佛罗伦萨的名字——但丁、薄伽丘、达·芬奇、马基雅维利、拉斐尔、伽利略...每一个都响彻天际。
若把其中一个放在一座陌生城市,那里将立刻焕发出无限光彩。在光辉的佛罗伦萨,与神最接近的只有一位:他易怒好斗、孤僻多疑,身边没有朋友;他被几世教皇“要挟”,身价不菲,却过得像个穷光蛋;他的才华近乎刺眼,对刻刀下的石头有敬畏之心,自愿将灵魂附于其中,与神对话。
他,就是 Michelangelo Buonarroti(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
这位矛盾者出生的1475年,23岁的达·芬奇已是一间绘画工作室的重要合伙人。
那时,二人不在一个城市,米开朗基罗的诞生地卡普莱斯,离佛罗伦萨不远,这里有许多采石场,也有不少雕刻家,在他的血液,从小就流淌着叮叮当当的锤子和凿子的声音。
几个月后,父亲在此地的行政长官职务任期结束,全家得以回到老家佛罗伦萨,当时的这座城市,已经被美第奇家族统治了整整一个世纪,经济繁荣,艺术氛围浓厚。
在这样的环境中,13岁的米开朗基罗初到老师工作室,完成了最早的一件蛋彩画作品《圣安东尼的折磨》,画中的圣人悬在半空中,被数只形态各异的魔鬼包围。
这是他想象力爆发的起点。
。
圣安东尼的折磨米开朗基罗约1488年美国金贝尔艺术博物馆藏
同一年,美第奇家族最知名的掌管者洛伦佐·美第奇,无意中看到了少年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惊讶其才华之余,邀他进入宫殿并加入“美第奇学院”,这所学校就是被称作“世界美术学院之母”的佛罗伦萨艺术学院的前身。
由于他的超群才华倍受洛伦佐重视和爱护,宫中大量艺术品成了他学习、研究对象。短短4年,他在美第奇宫里获得了一个伟大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
不过,米开朗基罗的耿直性格一点都没变。一天,在对另一位画家的作品进行了一次直言不讳的批判后,他的鼻梁被无情的打断,自此留下了难以矫正的歪鼻梁。
《半人马之战》局部米开朗基罗约1492年佛罗伦萨博那罗蒂之家博物馆藏
1492年,洛伦佐离世,权力争夺达到顶峰,佛罗伦萨陷于一片混乱。孤僻的米开朗基罗失去了保护人,受到排挤,欲出走罗马。这也正是《半人马之战》未完成的原因,然而,就是这件“半成品”的浮雕,却预告了他后半生一直坚持的艺术主题——运动中的人体。
罗马,古代雕像林立,来到这里的米开朗基罗,犹如走进了巨大的古代艺术宝库,心动如潮。
1498年,23岁的米开朗基罗受红衣主教委托,为圣彼得大教堂制作《圣母怜子》雕像。圣母怜子是北欧绘画的经典题材,曾被许多意大利画家演绎,但以往却从未有过这一题材的雕塑作品问世。米开朗基罗开创性的通过对表情和身体姿态的运用,巧妙地把人体解剖学知识与心理刻画融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
圣母怜子米开朗基罗1498年圣彼得大教堂
这件作品的问世,使他名贯罗马,他甚至被称为自多纳太罗之后又一颗冉冉升起的雕刻巨星。可惜,那时的人们并不清楚,他们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成就,将不止于此,他会在往后几百年的艺术史中占据神一样的位置,无可撼动。
3年后,米开朗基罗载誉而归,受政府委托用4年时间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雕塑《大卫》。他所创作的大卫,不是被荣耀笼罩的胜利者,而是充满活力、潜力无限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四肢强健,表情激进,甚至带有某种期盼。
它与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大相径庭,米开朗基罗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更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在艺术上的充分体现。
大卫米开朗基罗150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藏彩跃未来儿童美术馆展
当雕像大卫成为城市标志,订单随之而来。
1506年,二人被选中在希娜利亚宫殿市政厅的两面墙上分别作画。达·芬奇描绘的这场激战,是整场战斗的最高潮时刻,人的争斗呐喊与马蹄飞踏交织在一起,整幅画充满了血脉喷张的情感;而米开朗基罗画的是处于战争边缘的一个特殊而平凡的时刻,在河边休息的佛罗伦萨士兵突然听到有敌军进犯的消息,正欲进入战斗。
。
安吉里之战达·芬奇临摹版
卡辛那之战米开朗基罗临摹版
这两幅作品的构思非常完美,只可惜都没有保存下来,后人也只是根据当时的草稿临摹了作品的部分画面。
事后,骄傲的米开朗基罗对前辈的老套画法表示不屑,率先言语发难。达·芬奇鉴于自己的地位,没有过多纠缠,只是说:“雕塑弄得人满身大汗,精疲力尽…做完一天的工作,脏得跟刷墙、烤面包的人似的...”
还没等米开朗基罗再次回击,他就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招到罗马,从而开始了他生命中最为痛苦而漫无休止的一次工作——为其雕凿陵墓。
“这些珍贵的大理石是我花了8个月时间才精挑细选出来的,这时却找不到教皇的人来付账。”米开朗基罗说,“我想,他可能回头会补上,所以就先拿自己的钱垫上了,但最后,教皇拒绝见我,还让他的士兵将我拒之门外...”
尤利乌斯二世任教皇期间,战争连年不断,他为此付出了昂贵代价,再加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