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经济与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完整版课件.ppt

优选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经济与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完整版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二、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村落、村镇与居住环境的第二课,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追溯城市化,了解近代以来以来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对城市化进行初步感受和理解。第二,感受城市化,对城市化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剖析城市化对人类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第三,反思城市化,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积极策略。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高中阶段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课程,高中生经过对必修课程的学生对城市化已经有所了解,史料研读、时空定位能力有所提升,具有较强的史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而且高中生正处于认知发展水平的高峰期,其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高速发展,能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阅历尚浅,对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的把握还有待加强。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分析,了解城市化的含义、历程、原因、影响,存在问题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分析城市化推进的过程及原因,理解城市化的推进在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 2.结合新闻热点,掌握城市化发展态势。(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课堂讨论,培养辩证、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形成对城市全面的认识。(唯物史观) 2.结合新闻热点,掌握城市化发展态势。(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课堂讨论,培养辩证、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形成对城市全面的认识。(唯物史观) 3.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现状,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利弊,理性分析城市化所面临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的改善及问题。 教学难点:城市化演变的历程、原因以及利弊。 六、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探究教学法、阅读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知识拓展 一、导入新课 (美国摩天购物中心) 观察图片并结合第一子目进行思考?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对史料分析的能力 概念: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二、讲授新课 一、城市化的演进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三、公共设施的完备 四、城市化进程中问题 一、城市化的演进 自行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归纳城市化的几个阶段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总结归纳能力 3个阶段 1730——1851,世界城市化的兴起。 1851——1950,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 1950——1990,世界广大国家向城市化迈进。 史料阅读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端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没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 一[法]保尔. 芒图著,杨人搬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 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归纳英国城市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及知识归纳的能力 年份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1)圈地运动的推行; (2)工业革命的开展; (3)经济结构的变动; (4)生活观念的改变; (5)城市生活的吸引。 结合课本并观察图表,1992年之后,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从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 (1)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 (2)劳动力人口的增加; (3)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4)前期城市化的积累; (5)市场与政府的推动; (6)人们的思想解放; (7)交通运输的改善等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 学生阅读课本第二子目自主梳理知识进行归纳 (现代建筑) [设计意图] 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具体表现 (1)电梯在楼房住宅中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2)钢筋混凝土筑造的高层住宅,能更高效率地利用土地,提高居住面积。 (3)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4)居住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