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雏凤清于老凤声 诗歌鉴赏 景和情的关系 合肥北城中学 高三语文组 杨广恒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 “孤不自成,两不相背” ——明代诗人谢榛 作诗不过是情、景二端。 ——明代胡应麟《诗薮》 注: 薮( sǒu) (1)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薮泽; (2)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渊薮; (3)指民间、草野:辞朝(cháo )归薮; (4)古同“搜”,搜求。 考试说明 1、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篇章结构 表达方式 表现方法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物抒情 借典抒情 借事抒情 借史抒情 虚实结合 用典、联想、想像 衬托、烘托、渲染、象征 对比、对写法 先景后情 先情后景 以景结情 重章叠句、卒章显志、抑扬、伏笔 铺垫、照应、以小见大、对比 (一)结构关系: ①触景生情:又称“即景抒情”、“由景及情”、“情因景生”,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情感。是先有景后有情。 ?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 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②借景抒情:又称“缘情及景”、“由情及景”,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是先有情后有景。? (一)结构关系: 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见景不见情,但景中含情。? ④以景结情:诗前面抒情或议论,最后以写景结束。 “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景”; “寓情于景”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重点在情,景物或意象是抒情的媒介; “寓情于景”重点在景,“情”包含在景物或意象之中。 二者如果“表现出色”,就称作“情景交融”。 。 (二)内在关系: ⑤以乐景写哀情?? ⑥以哀景写乐情(反衬,出现较多)???????????????? ⑦以乐景写乐情?? ⑧以哀景写哀情(正衬)? (三)怎样写景: ①从多种感觉写; ②动静(有声无声)搭配写; ③总分结合写; ④借助修辞方法写; ⑤借助联想想象写? 鉴赏诗歌 “情与景”关系的一般答题原则: 【步骤一】 明手法 用恰当的术语明确诗歌 “情与景”的关系即表现手法。 【步骤二】 详解析 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描绘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或景物展现了什么样的气氛。 【步骤三】 谈效果、表感情 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具体情感。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步骤一】明手法—— 【步骤二】详解析—— 【步骤三】表情感—— 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虚实结合手法。 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这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 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步骤一】明手法—— 【步骤二】详解析—— 【步骤三】表情感—— 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 抒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问: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步骤一】明手法—— 【步骤二】详解析—— 【步骤三】表情感—— 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红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