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
摘要:运用元分析方法,从论文涉及学科、发表年度、作者单
和出版来源对心理契约与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进行定量分析发现,
该问题的研究集中于最近六年,涉及刊物层次偏低,涉及学科较少
且单一,文献年度发表态势缓慢,作者几乎都是高校的学者;而从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定性分析发现,已有研究
的对象缺乏广泛性,研究内容较繁杂。未来的研究,应逐步提高研
究数量和质量,从多学科、多视角的进行,实证与理论相辅助。
关键词:心理契约;员工激励;元分析;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2012)04-0189-02
一、引言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contract)是20世纪60年代由argyris
[1]提出的,他用“心理契约”来刻画下属与主管之间的一种关
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如果主管采取一种积极的领导方式,雇员就
会产生乐观的表现;如果主管保证和尊重雇员的非正式文化规范
(如让雇员有自主权,确保雇员有足够的工资,有稳定的工作等),
雇员就会有少的抱怨,而维持高的生产。1962年,levinson [2]
加以界定的这个概念,最早用来描述员工和企业双方不成文的、内
隐的契约或相互期望。
二、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的定量研究
(一)文献抽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