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 弃 疾 知人论世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万章下》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题辛弃疾纪念祠 力挽山河,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 名垂宇宙,文光射牛斗,剩有悲壮词千篇 臧克家题济南大明湖辛弃疾纪念祠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1140年,出生于金人已占领的济南, 从小立志收复失地。 1161年,21岁,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 1162年,22岁,率众投奔南宋,任闲职。 1181年,41岁,罢官隐居长达20年。 1203年,63岁,韩侂胄准备北伐,起用。 1207年,67岁,忧愤而死。 解题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 “怀古” 放声诵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词意。 赢得: ①赢得仓皇北顾。 ②佛哟,痴人!你出了家庭做甚?赢得个石头冰冷,锁着了你的灵魂。(郭沫若《星空·石佛》)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可堪: ①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释义一:落得、剩得 释义二:博得 释义:不堪,怎堪,哪堪 思考: 作者站在京口北固亭上,看到了哪些景物? 用典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作者借观景所见,追述了哪些历史人物和故事?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孙仲谋即孙权)他曾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 人道寄奴曾住 (南宋)宋武帝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在这里起事,并最后建立政权。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作者借此事咏叹当时南宋近事,指张浚北伐兵败一事。 佛狸祠下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廉 颇 思 赵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再读文本。 品味语言。 请大家根据词中的物象等词语来确定作者笔下所强调的史实是什么。据此分析各处用典目的。 小组讨论后板书。 咏史怀古诗 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 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影视文化》练习.docx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ppt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doc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ppt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pptx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ppt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ppt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ppt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