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会计学第1页/共29页归园田居陶渊明教学目标:第2页/共29页1、了解陶渊明其人和诗文。2、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重点)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的精神。(重点)4、引导学生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难点)第3页/共29页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靖节先生”(谥号)“五柳先生”(自号)第4页/共29页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整齐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第5页/共29页关于作品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公元406年)。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五个方面描写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课文所选的是第一首,陶渊明在这首诗中,对人生所走过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决心归隐农村,自此,再无出仕。 第6页/共29页一、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给下面的字注音: 羁( )鸟 守拙( ) 荫( ) 暧暧( ) 墟( ) 樊( )笼 jīzhuōyìnàifán xū第7页/共29页2、解释下列字词气质,本性 韵: 拙:荫:暧暧:愚拙 覆盖、遮盖 昏暗不明的样子 尘网:世俗的罗网,尘世,比喻仕途,官场 。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官场。第8页/共29页 3、朗读诗歌第一遍:读准字音,节奏第二遍:揣摩作者的情感第三遍:试着带感情朗读 归园田居·其一朗读第9页/共29页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jīzhuōyìnàifán第10页/共29页4、析题: 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往往能够传达出许多有效的信息。 请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归 第11页/共29页二、合作探究: 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下问题请用原文回答)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1、从何而归?第12页/共29页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比喻——官场生活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 之情。 厌恶第13页/共29页 2、为何而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守拙归园田。第14页/共29页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词语含义、特点、手法、情感)明确:1、“羁鸟”是笼中的鸟; “池鱼”是池塘中的鱼。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3、比喻和拟人。4、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3、归向何处?第15页/共29页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第16页/共29页思考: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园田的景色特点:恬静 祥和 幽雅 朦胧。情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第17页/共29页4、归去如何?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自由,安逸,喜悦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 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第18页/共29页三、质疑探究1、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方宅草屋远近结合静近景 榆柳桃李动静结合村庄炊烟远景动 狗吠鸡鸣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白描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第19页/共29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是用墨线勾勒物象,不加彩色渲染,称为“单线平涂”法。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笔墨,不用修饰,不加渲染烘托,描写鲜明生动的形象。第20页/共29页陶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朱自清: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简洁,朴素铺陈,华丽第21页/共29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