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九章居住区规划.ppt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九章居住区规划.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九章居住区规划 (3)房间数量标准:要求能每户分得开,住得下。 两代夫妇分室而居; 13岁(独生子女8岁)以上子女与父母分室而居; 13岁以上异性子女分室; 20岁以上同性子女分室; (4)装修标准 (5)设计质量 房间的组合布置是否合理、设计理念是否先进; 隔声、隔热、保暖、通风、采光、日照标准; “三大一小”、“明厨暗厕”、“动静分区”。 (6)施工标准:屋面、楼面、墙体的防裂、防水,结构构件的安全性。 外部居住环境的舒适 (1)居住密度:指单位用地面积上居民和住房的密集程度 。 ①居住区的人口密度:居住区人口毛密度、居住区人口净密度 ②建筑密度 ③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2.舒适——满足生理要求 (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3)室外噪声及场地日照、通风、防风、防晒等。 (4)私密性:户外场地的限定与围合。 我国 1969年联合国标准 组团内 0.5㎡/人 4㎡/人 小区内 1.0㎡/人 8㎡/人 居住区内 1.5㎡/人 16㎡/人   采光、日照、通风、环卫(垃圾收集)、环境污染防治等。 3.卫生:   视觉卫生:应避免住宅间的视线干扰。 (主要是侧向开门窗的点式、塔式楼的侧向间距)  4.安全 包括防火、防震、交通安全、防盗、人防五个方面。 (1)防火: 应满足建筑物之间的最小防火距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多层建筑最小防火间距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6m 7m 9m 三级 7m 8m 10m 四级 9m 10m 12m 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 建筑类别 高 层 裙 房 其 它 民 用 建 筑 耐 火 等 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高 层 13m 9m 9m 11m 14m 裙 房 9m 6m 6m 7m 9m 注意: ①侧向有窗洞时,防火间距加大。 ②沿街建筑,街坊人行道间距不大于80m。 ③建筑长度>150m时,应预留消防车通道,其净宽、净高都不得小于4m。 ④居住区内应设置室外消防栓,每个消防栓服务半径为150m。 (2)防震 ①住区用地选择,应尽量避开有不良地质的地段; ②住区内道路应平缓顺畅,便于疏散,并布置在房屋倒坍范围之外。 ③应考虑适当的安全疏散用地。 ④各类建筑除考虑建筑物设防烈度的要求外,房屋体形应尽可能简单,还必须采用合理的层数,间距和建筑密度。 (3)交通安全: 主要考虑:降低车速、减少穿越、适当考虑人车分行等。 一般通过: ①道路的分级处理可通过 ②道路的布局规划(减少穿越) 来实现 ③线型设计 (4)防盗: ①增加设施: 设院门、楼门、智能防盗装置(小区、家庭); 设自行车、机动车车库,保证车辆的存放安全。 ②加强管理:设门卫、出入人员要登记、居委会、车库有专门人员管理(物业管理) ③提高设计水平:提供可防卫空间 (5)人防 平战结合; 应与地下管线相配合  节省地、节能(保温、隔热、墙体——外墙应尽量短)、节约材料(建筑高度)。 节约维护费用(市政管线设备:检查井、门窗、绿化等)  5.经济 居住区的美观要求: 色彩明快、淡雅,空间亲切、富有生活气息和具有地方特色,避免单调呆板和千篇一律。 6.美观——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居住区应有较高的美学水平: ①具有识别性:与众不同的特征,能引发居住者的自豪感; ②具有归属感:被人尊重、体现地位和荣誉,能激发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情感; ③具有场所感:有助于交往、有助于相互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能促使形成归属感。 第三节 居住区道路规划布置 1、居住区内交通方式: 机动车 自行车 步行 交通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出行距离和时耗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与分级 出行方式 机动车 自行车 步行 出行距离 >8km ≤8km ≤800m(两站公交) 时速 公交16~24km/h 10—12 km/h 4 km/h 时耗 —— 40min 10~12min  交通方式的选择 居住区内部活动: 居住区范围:1000m左右——自行车 小区范围:400~500m——步行 组团范围:200m左右——步行 因此,居住区内部交通以步行、自行车为主,而出了居住区的范围,应以自行车、机动车(公交、出租)为主。  居住区内的交通方式: 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第一节 居住区的组成、结构和规模 一、居住区的分级和规模 1、分级与规模 (1)居住区 人口规模: 3~5万人 (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