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斗商业化震荡导航产业链:手机地图战况激烈
2013 年 01 月 31 日 01:51
北斗二代试运营一年后正式提供民用化服务,这立刻引发了资本市场北斗概念股的“高涨”。布局 20 余年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商业化,导航业变局将难以避免。
目前,GPS 占据全球及国内导航业 90%以上的市场份额,导航产业的企业也被日、欧、美三分天下。北斗将怎样撼动导航业?
在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始于军用、发展壮大于民用的导航产业, 即将在下游的定位、社交、地图等终端应用方面迎来爆发。手机地图正成为这个领域最激烈 的战场。
产值相差近 200 倍 “北斗”短期难撼GPS
黄远 夷施
在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占据全球垄断地位的导航系统民用市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系统”)正在成为新的竞争者。
“在国内民用导航市场,GPS 系统占据 90%以上的份额,北斗系统与其他系统占有剩下的份额。”1 月 29 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顾问邵立勤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 GPS 的市场和技术都比较成熟,其他系统想要替代它比较困难;北斗目前在民用市场还只是一个“入局者”,短期内不能撼动GPS 的地位。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 年年底,中国北斗一代终端的社会持有量为 10 万余套,参与北斗终端研发或销售的企业数量为50~60 家,年产值为 3 亿
~4 亿元左右;而GPS 导航终端 2011 年的总销售量突破 4500 万台,产值接近 700 亿元,参与企业超过 6800 家。
“目前,北斗的主要用户还是相关一些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北斗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此前透露,希望在2015 年左右,北斗产业在中国整个导航产业中能够占15%~20%,希望到 2020 年能占 70%~80%的比例。
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李祖洪对媒体坦言,北斗志在将中国用户从 GPS
手中抢回来;他预判“到 2020 年,肯定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北斗”。但眼下,北斗系统的民用市场份额依然有限。
“除了覆盖范围、体制转变等,让消费者熟悉北斗系统同样需要时间。”邵立勤认为, 如果两者能够形成“分庭抗礼”的竞争格局,北斗系统至少需要用5~10 年培育国内民用市场,10 年以上培育全球市场。
但北斗系统的入局,对导航产业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
北斗系统一家上市公司高管认为,在北斗系统进入民用市场之前,国内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主要从GPS 应用起步,但欧美日企业早已凭借先发优势占据市场,中国企业很少进入主流产业体系。
“随着北斗系统正式商用,这一局面将会改善。”该高管表示,特别是在2011 年公布北斗系统IDC 测试版后,国内已有大批企业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芯片模块或终端, 这将对原有格局造成冲击。
“与其他系统相比,北斗系统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据冉承其介绍,一般的 GPS 用户只会知道自己在哪个地方;得益于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系统除了这项功能,还可以“让别人知道你在哪儿,让自己知道别人在哪个地方”。
以车载终端为例,“我在哪里”使司机通过车载终端实现自主定位;“你在哪里”则是通过监控知道汽车在哪里。
但是,其劣势也不可回避。国内一家北斗终端制造商的高管向记者证实:与 GPS 等相比, 北斗系统最大的差距在芯片价格上,“导航系统配套芯片的研发费用很高,需要由使用者分 摊。目前GPS 的使用者众多,但北斗系统的使用者较少,后者的价格很高。”
上述人士指出,在军用市场和气象、海洋等行业性民用市场,出于安全性考虑,一般会选择北斗系统,但汽车导航等大众民用市场,则对价格比较敏感。他透露说,现在推向大众民用市场的产品,实际上是结合了GPS 系统、北斗系统,甚至更多导航系统。
冉承其也证实,现在的导航设备将会至少兼容互操作GPS 和北斗两套系统;两套系统的兼容意味着可参与定位的卫星增多,这将增加用户定位的精度和速度。
“就像拥有一台电视机,但开通了许多电视频道,你可以根据兴趣爱好任选收看。”邵立勤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导航产业将呈现共存合作的行业态势。即:同一应用兼容不同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的前期推广也将受益于此。
与此同时,随着北斗系统正式进军民用市场,加之原有 GPS 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的介入, 一场激烈竞争将在下游研发和应用领域展开,未来大规模的应用也即将到来。
导航产业链震荡:百余亿元手机地图市场一触即发夷施
尽管市场份额还很小,但“入侵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系统”)正在搅动着国内导航产业链,不少企业纷纷提前布局,开始抢占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高点。
“(北斗系统)未来的应用将沿着国防、特定行业和大众三个层次展开,大众应用即民用市场将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