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生物化学—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pptx

口腔生物化学—唾液及龈沟液的生物化学.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唾液是由三对大涎腺及小涎腺的分泌物组成的 混合液体口腔是一天然开放系统,唾液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唾液为微生物提供所需新鲜底物唾液可去除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唾液与口腔环境1、无 机 成 分各无机成分的作用和意义2、有机成分--蛋白质来源唾液中的大部分蛋白质由唾液腺腺胞和导管上皮合成和分泌,少数来源于血浆渗出,浓度很低,唾液中已经鉴定出的蛋白质有40多种。唾液蛋白质的组织来源唾液总蛋白 浓度:约为血浆蛋白浓度的1/30浓度变异比较大:随个体、随时间绝大部分为糖蛋白或者蛋白多糖作用很重要 唾液粘蛋白是唾液一组含糖类的特异蛋白,是唾液中的主要有机成分,具有黏滑性质。由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涎腺分泌,其中小涎腺分泌占整个唾液粘蛋白的70%。唾液粘蛋白MGⅠ与MGⅡ的比较黏蛋白分子量疏水结构牙面亲和力功能MG11000kD大量大保护MG2200-250kD无小除菌唾液蛋白按作用分类润滑作用唾液黏蛋白:由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涎腺分泌按分子量高低分为MGⅠ和MGⅡ型具有润滑作用的主要是疏水性的MGⅠ富脯蛋白:主要由腮腺分泌,是人类唾液中最大的一族蛋白根据共性区可分为酸性、碱性和糖激化型三类具有润滑特性的主要是糖性富脯蛋白维持黏膜的完整,修复口腔软组织直接与外源性或内源性有害物质反应蛋白酶、菌蛋白、富半胱蛋白、生长因子等修复软组织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调节口腔菌群平衡:抑制微生物生长: 促进微生物定植:溶菌酶 唾液粘蛋白MGⅡ型唾液过氧化物酶免疫球蛋白:SIgA乳铁蛋白富组蛋白参与获得性膜,维持牙齿再矿化或牙结石的形成富组蛋白:抑制磷酸钙结晶形成,缓冲作用,富酪蛋白:能促进放线菌在牙面的黏附,抑制磷酸钙沉积富半胱蛋白:抑制蛋白分解,抑制磷酸钙结晶形成唾液淀粉酶:促进牙菌斑形成酸性富脯蛋白:协助细菌定植,促进牙体硬组织再矿化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外分泌功能人体每天唾液总分泌量约为540~640 ml,分泌量最大的是下颌下腺,占总唾液分泌量的60%左右人体唾液分泌分静态分泌和刺激分泌内分泌功能唾液腺合成并分泌入血的肽类物质达30种以上常见有腮腺激素 (parotin)、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唾液消化及营养功能 协助咀嚼和吞咽唾液中多种酶直接参与消化维持味觉-溶剂提供各种营养来提供口腔软硬组织的代谢平衡唾液保护功能粘蛋白起到润滑作用维持粘膜的完整软组织的修复作用清除作用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缓冲作用维持牙齿矿化唾液的缓冲作用碳酸盐一重碳酸盐缓冲系统占唾液总缓冲力的64%~85%唾液中的磷酸盐、蛋白质(富组蛋白)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细菌作用于唾液中的尿素,产生的氨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此外唾液量和流速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唾液的缓冲力,如流速大,重碳酸盐的吸收减少,浓度升高,则唾液的缓冲力增强唾液的杀菌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杀菌作用抗菌因子主要包括 溶菌酶 过氧化物酶 免疫球蛋白 乳铁质,凝集素等唾液的杀菌作用溶菌酶是一种水解酶但并非所有的菌斑中的细菌均对溶菌酶敏感,但多数学者认为溶菌酶是唾液中主要的抗龋因子有研究显示,溶菌酶能防止外源性细菌在口腔内定居并粘附到牙面上,与乳过氧化物酶共同作用,其溶菌作用更强。溶菌酶对变形链球菌也可产生溶解作用,其效果与酶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有实验报告,患龋者唾液中溶菌酶含量明显低于无龋者唾液的杀菌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杀菌作用抗菌因子主要包括 溶菌酶 过氧化物酶 免疫球蛋白 乳铁质,凝集素等唾液的杀菌作用唾液过氧化酶氧化细菌胞壁和胞内的硫醇基,使细菌生长和代谢停止作为毒性物质,能有效地干扰细菌代谢并终止糖酵解过程具有耐酸性,在菌斑的酸性环境中仍可有效地发挥抑菌作用,对菌斑生态系的调节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唾液的杀菌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杀菌作用抗菌因子主要包括 溶菌酶 过氧化物酶 免疫球蛋白 乳铁质,凝集素等唾液的杀菌作用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型IgA通过与口腔内细菌结合,能有选择性的改变某些细菌对牙面的粘附和定居能力,影响其附着降低某些细菌的代谢活性,抑制细菌生长或杀灭细菌唾液的杀菌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杀菌作用抗菌因子主要包括 溶菌酶 过氧化物酶 免疫球蛋白 乳铁质,凝集素等唾液的杀菌作用乳铁质是一种能与铁结合的糖蛋白通过与唾液中的铁元素结合,可使一些依赖铁元素的细菌的生长、代谢均受到影响已证实许多微生物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和酵母菌等都对乳铁质敏感唾液的诊断作用诊断口腔疾病涎腺炎症中---慢性复发性腮腺炎:sIgA↑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Na+↓,Cl- ↓龋病 检测唾液乳杆菌或变形链球菌可能对龋病易感性 等有辅助诊断意义 ---测定唾液缓冲能力有预测龋病发生的意义牙周病 研究指标较少唾液的诊断作用优点:取样简便,无痛,无损伤缺点:口腔非清洁环境,大量微生物存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