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机械化种植方案
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以创
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为契机,
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强化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创建,加快补齐我省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提升我省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保障粮食持续增产
和农民持续增收。
一、总体目标
2022年,聚焦全年早稻160万亩13.16亿斤、晚稻
800万亩81亿斤目标,以推动水稻机插技术应用为主
导、其他机械化种植方式为补充,增大政策保障力度,
推广先进适用机具,完善社会化服务,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实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5.5%,其中,水稻机械化种植率56%以上;到2025年,全省水稻耕种收
综合机械化率91%,其中,水稻机械化种植率70%以
上,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支撑。
二、二、主要举措
(一)努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积极引导“非农
化”“非粮化”整治土地发展粮食生产,鼓励地方旱地
改水田,制止并充分利用抛荒地,指导农民扩种双季
稻,积极发展再生稻,努力实现水稻扩面积、增产量。
对从事水稻等种植的种粮大户,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
亩120元直接补贴,探索建立种粮补贴和成本测算挂钩机制。严格落实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早稻订单全覆盖,每百斤奖励30元,省级晚稻订单每百斤奖励20元,每亩不超过180元,市、县订单奖励标准不低于上年水平。对种子企业按照种子交售量给与奖励,常规水稻种子每百斤30元,杂交水稻每百斤100元。落实规
模化粮食生产主体的设施农用地政策,解决制种、仓
储、农资等建设用地需求。
(二)实施积极的水稻机械化扶持政策。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研制,落实首台套制度。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范围,提升测算标准,提升鉴定水平,突出水稻机械化短板和高端产品,努力实现有进有出、优机优补,中央、省级对插秧机补贴合计提升到45%。增大水稻机械化扶持,支持市县把水稻机插作业环节及育供秧设施装备等纳入补贴范围。落实《浙江
省实施中央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方案》,抓好老旧拖拉
机、结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的淘汰更新。鼓励条件
成熟的地方展开育秧保险、农机具保费补贴等。
(三)建设一批高标准育供秧中心。展开育供秧基础情况调查,摸清家底。完善“一县三基地”方案,优化育供秧中心布局,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育供秧中心。落
实粮油生产保供工作部署要求,对展开水稻统一育秧等
社会化服务予以支持,鼓励村集体经济服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创办育供秧中心,探索推动“1+N”二段育供秧模式(“1”为工厂化育秧中心、“N”为分布在各地的育秧点),带动提升小农户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强化为机育秧观点,推广“两壮两高”栽培技术,做到苗机相适,培育适合机插的好秧壮秧。推广武义、温岭等地做法,增大水稻育供秧建设投入,对于从育秧中心
采购秧苗的水稻规模生产主体给予补贴。
(四)推广水稻机种新品种新技术。实施新品种测试示范与主导品种推广行动,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
上。发布2022年浙江农业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特别
是适合机种机插的品种和技术,其中优质早籼稻品种5
个、常规晚粳稻品种8个、杂交晚稻品种11个。发布
2022年浙江省水稻机械化技术指引,重点推广水稻叠盘暗出苗、精量育秧播种、同步测深施肥、钵苗机械化移栽等技术。展开省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农业产业技术团队项目,建成一批水稻高品质科技应用基地。展开
万名高级农技专家联村强科技行动,每两年选派2200
名各级科技特派员下基层。组建省级农机农艺协同创新与产业服务团队,建立基地与专家一对一联系机制。深入展开“一县三基地”创建,2022年,新创建“机器换
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30个,其中水稻全程机械化特
色县若干个,建成一批农艺农机融合的全程机械化应用
基地和创新试验基地。
(五)完善水稻机种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主体,支持其展开全程全链的统一服务,进一步扩大托管服务面积和占比。以农机化为基础展开农事服务中心创建,发布农事(农机)服务中心建设指引,引导其全链条发展多
业态融合。全年建设高标准农事(农机)服务中心60
个。
(六)大力推动水田宜机化改造。印发推动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的实施意见,制订完善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
规范和评价规范。实施丘陵山地宜机化改造16个,优
先在山区26县域内布局选点。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
设、农业标准地改革,新(补)建高标准农田97.2万
亩、改造提升40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万
亩。到2025年,全省建设完成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面积5万亩,实现地块互联互通、土地平整优化、沟渠布
局合理、防洪水平提升。
(七)加快培养水稻机械化人才。举办水稻机种为重点的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驾驶操作、维修保养等技术培训班,计划培训农机高技能实用人才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