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行合一 开拓创新
— — 为《北京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专刊》序
雄踞京华,两甲子沧桑砥砺弦歌壮;誉满五洲,百廿载乐育菁莪桃李芳。 2016年9月,北京交通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抚今追昔,我们不禁 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回首120年的风雨路,我们因光辉的科研历程和丰硕的 科研成果而倍感欣慰,并深深感念长期以来所有关心和支持北京交通大学建 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校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此,谨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
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120年承前启后,120年春华秋实。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 头之一 ,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 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 教育的发祥地。现为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 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 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 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认定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我校 连续3年入围“QS 金砖五国大学排名”前100名,6个学科先后进入 QS 世界 大学学科排名前400强,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
承,以及国际化深度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历经三个世纪的跨越发展,我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 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有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 桥梁与隧道工程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 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达到8个,我校优势特色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 成绩突出,系统科学排名第一,交通运输工程排名第三,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
第八,其中系统科学在连续三轮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全国第一。
我校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目 前,我校拥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54个,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
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其中5个参与),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
研究中心16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13个。2015年,我校成功申报科技部 “轨道交通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6年,我校与俄高校联合成立的中俄
高铁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十二五”期间,我校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有关部委的各类科研课 题1.1万余项,科研经费37.9亿元。发表 SCIE 检索论文3087篇、EI 检索论 文5194篇、ISTP 检索论文3137篇。申请专利2108项,获授权专利1360项。 创立学术交流品牌并连续主办8届“中国交通高层论坛”和42场“交大大讲 堂”,主办和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40场。获得国家级奖励12项,省部级 科技奖励136项,其中主持完成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 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我校所研制的CBTC 列车 运行控制系统、机车信号车载系统、高速铁路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应用技术体 系等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服务和保障国内外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城轨交通的 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方面作出贡献,相关指标达到或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多
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值此学校120周年华诞之际,《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特别出版校庆专刊作 为学术献礼。校庆专刊涵盖了我校重点学科的学术成果,展示我校师生在科 学研究重大基础问题、前沿问题或热点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
展,以期促进学术交流,引领优势学科发展。
校庆专刊得到了我校众多院士、知名教授与部分优秀研究生的积极支持 和响应,他们为校庆专刊提供了高水平稿件。在此,我代表编委会向他们表示
衷心感谢!
作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我校将秉承“知行”校训,以“一 带一路”、“高铁走出去”、“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战略为重要契机,深入思考、认真谋划、积极行 动,深化科教融合、开展协同创新,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向着特色鲜明世界
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编委会主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