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二、选择类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品。文章多处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B.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晚年所作的七律《登高》,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深沉情感,意境沉郁悲凉。 C.《窦娥冤》是元代马致远的代表作。蒙冤的窦娥在临刑前立下三桩誓愿,喊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感天动地。 D.朱自清,现代散文家。其代表作《荷塘月色》语言清丽典雅、贮满诗意,描绘出月下荷塘的朦胧幽静之美。 三、选择题 3.下列对《论语》中语句的理解与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吾日三省吾身”是通往美德的途径。反省是一面镜子,能清清楚楚地照出我们的错误,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学问应学思兼顾,学而不忘思,思而不忘学,才能学到切实而有用的知识。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任何学科和技艺,都要先了解、入门,然后方可谈喜爱、入迷。 D.“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改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直面自己的错误,勇于改过。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 C.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唯君图之????????图:考虑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且贰于楚也/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是寡人之过也/夫晋,何厌之有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阙秦以利晋 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6.给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A.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B.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C.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D.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7.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在郑国被围的危机时刻,老臣烛之武应许了郑伯的托付,他不顾危险地“______,______”;之后,又凭精彩的辩词说服了秦伯,使得“______,______”。 五、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红楼梦》(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取材于第九回) 至是日一早,宝玉起来时,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坐在床沿上发闷。见宝玉醒来,只得服侍他梳洗。宝玉见他闷闷的,因笑问道:“好姐姐,你怎么又不自在了?难道怪我上学去丢的你们冷清了不成?”袭人笑道:“这是那里话。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呢。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别和他们一处顽闹,碰见老爷不是顽的。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谅。”袭人说一句,宝玉应一句。袭人又道:“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给小子们去了。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着他们添。那一起懒贼,你不说,他们乐得不动,白冻坏了你。”宝玉道:“你放心,出外头我自己都会调停的。你们也别闷死在这屋里,长和林妹妹一处去顽笑着才好。” 选文二(取材于第三十四回)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各学科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