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pptVIP

第6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主讲教师:刘月悦第6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   一、“现代”小说家的当代境况  一部分在40年代表现活跃的“现代”小说作家在进入50年代之后,写作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因各种原因或停止创作,或移居境外。     茅盾:50年代虽有过撰写长篇的计划,却终于没有试图去实现。  沈从文:文学生涯遇到重大挫折。  张爱玲:1952年离开大陆到香港,后移居美国。  钱钟书:虽然更愿意在小说创作上施展才智,但“时代”留给他的选择只有文学研究的领域。  废名:(冯文炳)作为小说作家,也几被“忘却”。   1.巴金  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  (1)三四十年代中长篇小说《灭亡》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0月初版《家》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初版《春》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8月版《秋》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9月初版《雾》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6年1月版《雨》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1月初版 《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3月初版《春天里的秋天》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初版《憩园》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初版《第四病室》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6年版《寒夜》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初版《死去的太阳》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初版《海底梦》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8月初版《沙丁》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1月初版《萌芽》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9月初版《新生》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11月版《利娜》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8月初版   (2)三四十年代短篇小说集《复仇集》(1931)《光明集》(1932)《电椅集》(1933)、《抹布集》(1933)《将军集》(1934)、《沉默集》(1934)《神·鬼·人》(1935)、《沦落集》(1936)《发的故事》(1937)、《长生塔》(1937)《小人小事》(1943)、《还魂草》(1945)   (3)50~70年代的创作情况  朝鲜战争期间,巴金到前线生活了7个月,出版了以此为题材的两个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1959)和《李大海》(1961)。  “我多么想绘出他们的崇高的精神面貌,写尽我的尊敬和热爱的感情。然而我的愿望和努力到了我的秃笔下都变成这些无力的文字了”                     ——巴金    2.张天翼  在50年代前期,发表了《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等作品,当时颇受少年儿童的欢迎。不过,作为一个以精练、喜剧式的文字刻画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张天翼,却已不再存在。“大跃进”期间,也有过撰写知识分子生活道路的长篇的计划,但同样也只是存在于拟想之中。   3.艾芜  (1)三四十年代的创作  30~4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长篇小说《山野》《故乡》《丰饶的原野》等。  艾芜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带进现代文学创作中来的作家之一,对于开拓新文学创作的领域作出了贡献。传奇性的故事,绮丽的地方色彩,带有神秘气氛的边疆生活和人物,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浪漫情调。   (2)50年代的创作   艾芜1952年到东北的鞍山钢铁厂“体验生活”,写出长篇小说《百炼成钢》和短篇集《夜归》。《夜归》中的一些短篇(如《雨》《夜归》),于细微之处来表现新生活中的情绪,显示了作者细致敏感的匠心。但从整体而论,连同长篇《百炼成钢》,都显现了在题材、艺术观念和方法“转向”后的挫折,没能超过30年代的《南行记》。   (3)《南行记续篇》   1961年,艾芜重返云南故地写了《南行记续篇》。但叙述者的“身份”已完全改变(从一个生活无着的漂流者,变化为已获得稳定位置的怀旧者)作品的“主旨”,被纳入“新旧生活对比”这个单一观念的框架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南行记》社会游离者对生活、对生命的发现。    4.沙汀  (1)三四十年代的创作   1932年出版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同年加入“左联”并继续创作。以《兽道》《代理县长》等一批反映川西北乡镇生活的别具一格的沉实之作著称于左翼文坛,被鲁迅誉为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一。     沙汀的作品主要以四川乡镇为故事背景,采用冷峻、客观、暴露、讽刺手法和含蓄深沉的艺术气质描写现实社会。细致刻划人物的典型细节,绘出一幅幅富有社会风习的画面。他的小说以极强的幽默感和浓烈的地方色彩著称。   (2)五六十年代的创作  沙汀数量不多的短篇仍取材于四川农村生活(大部分收入《过渡》《过渡集》这两个短篇集中)。这些新作,体现出对农村的“基层干部”、农村合作化运动积极分子的热情。   沙汀并未完全放弃原先的风格和方法,保持朴素的写实风格,受到跨出的步伐不够

文档评论(0)

198****6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