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太学和国子监学案》教案.docx

传统文化《太学和国子监学案》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十二课 第三十二课 太学和国子监学案 一、教学目标: 识记原文及翻译 识记原文及翻译 了解一些故事链接 了解一些故事链接 二、教学重点: 了解太学和国子监学 了解太学和国子监学 三、教学过程: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 师。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师。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 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上古的大学, 称为成均、上庠。董仲舒:“五帝名大学曰成均”,郑玄: “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至于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 “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至于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 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 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到了汉 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到了汉 代,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 代,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 全国教育行政。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 太学。 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政府设立的传授学 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西汉早 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政府设立的传授学 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 议。太学建筑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 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 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 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 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 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 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 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 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补官。 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 入选的可补官。 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 的最高学府;同时作为当时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 国子监具有一定程度的监国功能,可以弹劾官员和国政,尽管这功能自宋朝以后已不甚明显,而国子监自创建以来最明 国子监具有一定程度的监国功能,可以弹劾官员和国政,尽 管这功能自宋朝以后已不甚明显,而国子监自创建以来最明 显的三个功能则是:(1)协助国家举行科举考核;(2)负责对 显的三个功能则是:(1)协助国家举行科举考核;(2)负责对 国家最优秀学子的教育工作;(3)规管士子的德行、操守。 国家最优秀学子的教育工作;(3)规管士子的德行、操守。 四、赏析: 五、故事连接: 六、拓展活动: 六、拓展活动: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