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蜀道难》课件38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3.1《蜀道难》课件38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是诗人自己的生命、生活、品格、思想的体现,你读诗的时候,同时也提升了自己。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而活泼不死的心灵。”——叶嘉莹 壹诗歌鉴赏 知识梳理 古体诗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诗 楚辞、乐府诗、 近体诗 绝句古典诗歌 律诗 词 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 按风格分:豪放、婉约 曲 散曲:小令、套数 杂剧诗歌体裁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张若虚等大李杜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盛唐初唐中唐晚唐元白韩孟贾李(元稹、白居易、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唐代诗歌发展脉络 会读诗歌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题材五看意象六看诗眼鉴赏要点意象鉴赏手法鉴赏主题鉴赏语言鉴赏诗歌鉴赏步骤 010203感知情感如《书愤》、《闺怨》、《春夜喜雨》了解内容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了解技巧如贺知章的《咏柳》,王勃的《咏风》,王绩的《野望》。04辨文体知风格如古风体和格律体具有不同的形式特点和语言特点。一看标题 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一个作家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①思想性格②生活经历③风格流派④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和目的如:“沉郁顿挫”杜甫的诗的基调居多,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他的主旋律;而“豪放飘逸”则是李白不变的气度,愤世嫉俗是他人生的写照; “建功报国”是陆游的永恒主题;“恬淡优美、含蓄生动”是王维的特质;“清丽俊逸”是李商隐的诗风;“苍凉雄健”是“三曹”的共性。二看作者 试题中的注释:或是对诗中的有关意象作解释,或是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紧扣有关信息去解读,决不能置之不理,或是熟视无睹,特别是介绍背景的注解,我们一定要把诗歌放到相应的背景中去揣度,要分析诗人在此背景下会是怎样的情感,在诗中可能会流露出怎样的思想。 例:鉴赏南宋汪元量的《湖州歌》(其六),下面的注解是“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三看注释 写景诗:往往有景有情,情景结合。鉴赏时,抓住景物及选用这些景物的目的,景和情的结合方式等。 咏史诗:诗人往往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四看题材 意象是作者借以表达情感的物象。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往往赋予了客观事物以特定的文化内涵。 如月饱含思念,柳代表惜别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意象,就等于抓住了作者的情感。 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五看意象 指一首诗(词)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句子、词语。 诗眼“句之眼”,则往往聚焦在遣词造句的工巧上,突出意象、意境的营造,表现为字词形式。“篇之眼”,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连缀全篇的内容、思路、情感,可以是词语,也可以是句子。“篇之眼”致广大,“句之眼”致精微。六看诗眼 会读诗歌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题材五看意象六看诗眼鉴赏要点意象鉴赏手法鉴赏主题鉴赏语言鉴赏诗歌鉴赏步骤 贰双星闪耀 细“蜀”风流——《蜀道难》《蜀相》 第三次会面次年秋天,山东。知交之情愈为深厚。那一年,理想破灭的李白早已离开长安,辗转山东,如同蓬草一样漂浮不定。二人相携漫游,无所归宿,说好的一起求仙问道,但却一事无成,真是愧对道家先人,于是整天痛饮狂歌,放浪不羁。公元744年,东都洛阳城。彼时,李白四十四岁,名扬天下,被赐金放还,处在人生的低谷;杜甫小李白十一岁,只是无名之辈,尽管科举失败,但理想依然丰满。第一次会面第二次会面同年秋天,二人在梁宋再次如约见面,访道求仙,并与怀才不遇、浪迹天涯的边塞诗人高适相逢,三人互相唱和,纵论天下大势,畅游甚欢。“假定那是第一次的邂逅,第一次的赠诗,那么,当时子美眼中的李十二,不过一个神采趣味与常人不同,有“仙风道骨”的人,一个可与“相期拾瑶草”的侣伴,诗人的李白没有在他脑中镌上什么印象。”(闻一多《杜甫》节选)《赠李白》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