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2 研究化学物质在大气环境中的性质、化学行为 和机制的科学 1、太阳辐射 太阳光谱 红外 43%,可见光 50% 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 7% Wein 位移定律 黑体最大辐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λm与绝对温度 T成反比 λm·T=b 其中b=2897μm·K 太阳 λm=483 nm 地球 λm=10μm 第二节 地球的辐射平衡和温室效应 图17 太阳和地球的辐射光谱 400 700 强度 λ, nm 投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光谱 (λmax=483 nm) 地球辐射光谱 (λmax=10000 nm) 2、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各种组分(N2、O2、O3、H2O、CO2和尘埃) 能够吸收一定波长的太阳辐射 颗粒物的散射作用(云的平均反射率约为20%) 高能量的太阳光量子可以解离分子 N2 + hν → N + N λ 120nm O2 + hν → O + O λ 240nm O3 + hν → O + O2 220nm λ 290nm 波长小于290nm的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波长800nm-2000nm 几乎被H2O和CO2分子吸收 波长300nm-800nm的可见光可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反射率为:森林15%,耕地20%,沙漠28% 雪地80%,海洋6% 地球平均反射率29-34% 图18 水和二氧化碳对红外辐射的吸收 强度 H2O吸收光谱 CO2吸收光谱 大气窗 H2O或CO2吸收 λ, μm 3、地球与大气的能量平衡 图19 地球的能量平衡 太空 入射阳光辐射 逸出辐射(100) 100 51 16 3 被水汽、O3 尘吸收 大气 被云吸收 6 20 4 地表反射 云反射 空气反散射 海洋、陆地 6 水汽、CO2 净放射 38 26 短波(30) 长波(70) 水汽、CO2 吸收 15 热感通量 潜热通量 21 7 23 云放射 地球辐射λ 4μm λmax =10μm 地球表面辐射的能量主要被低层大气中的CO2 (13~20 μm)和水蒸汽(4~8 μm)吸收 CO2和H2O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后,又以长波辐射 的形式将能量放出,向下的部分为大气逆辐射 由于大气逆辐射作用,一部分地球辐射又被辐射 返回地面,使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们长波辐射放 出的热量少 大气对地表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起到重要作用 化学物种(O3、水汽、CO2等)的光化学作用 和光吸收作用对地球和大气间能量平稳起十分 重要作用 如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和CO2等量增加,它们对 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使近地面与大气之间形 成一个绝热层,热量得以保持,从而导致全球 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 (Greenhouse Effect) 4、主要温室气体 CO2、CH4、CFC、N2O 大气中CH4主要来源:湿地、牛群、稻田等 浓度仅次于CO2 其温室效应比CO2 大20-30倍 我国农田土壤排放CO2、CH4、N2O分别为 260×106 t、17.5 × 106 t、9.6 × 106 t 占总排放量的 8%、50%、10%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土壤所CH4通量 2000年水稻田CH4排放量3.5-11.6 Tg) CFC 也是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占25% CFC-11、 CFC-12 主要吸收800-2000 cm-1 之间的 辐射 每个CFC-12 分子产生的温室效应相当于15000个 CO2分子 新发现温室效应最强的物质是CF3SF5 1个CF3SF5分子产生的温室效应相当于105个CO2 表1 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 气体 浓度(μL/m3 ) 年均增长率(%) CO2 * 340000 (367 ppm) 0.4 CH4* 1650 1.0 CO 304 0.25 C2H2Cl2 0.13 7.0 O3 - - CFC-11 0.23 5.0 CFC-12 0.4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化学(2-8-2)--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8.ppt
- 环境化学(2-7-2)--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7.ppt
- 环境化学(2-6-2)--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6.ppt
- 环境化学(2-5-3)--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5(1).ppt
- 环境化学(2-5-4)--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5(2).ppt
- 环境化学(2-3-5)--实验1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实验.ppt
- 环境化学(2-4-2)--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4.ppt
- 环境化学(2-2-9)--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机物(三苯)的污染评价实验.ppt
- 环境化学(2-3-4)--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3.ppt
- 环境化学(2-1-4)--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1(1).ppt
最近下载
- 公司招聘简章.docx VIP
- 谕兴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数字艺术创作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1年版).pdf VIP
- 2025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pdf VIP
- 热等静压市场分析报告.pdf VIP
- 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7章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pptx VIP
- 健康饮食益处多(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二年级下册 (1).docx VIP
-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pdf VIP
- GA_T 1147-2014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检验实验室规范.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