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VIP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 PAGE 1*2-1 1页 共 = SECTIONPAGES 2*2 4页 ◎ 第 = PAGE 1*2 2页 共 = SECTIONPAGES 2*2 4页 第 = PAGE 1*2-1 1页 共 = SECTIONPAGES 2*2 4页 ◎ 第 = PAGE 1*2 2页 共 = SECTIONPAGES 2*2 4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学者统计,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地理古籍中记载并描述过许多中国的城市,其中最常提到的是杭州、广州、泉州和扬州等,最常提到的中国物产是黄金、白银、丝绸、瓷器等。从这些记载可推知,中古时期阿拉伯人(???) A.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B.擅长于海上贸易活动 C.从陆路贸易转向海上贸易 D.善于吸收各地的文化 2.7世纪中期,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将贵族奴隶主的私有土地一律收归国家所有,变为公地王土,部民转化为王民,国家赐给大夫以上官僚贵族以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人口,称为“食封(俸禄)”。这一做法(???) ①仿效了唐朝的统治方式????②仿行了中国的分封制度 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④打击了幕府的政治势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公元7世纪日本革新派以唐制为榜样一步一步实施改革,把国家改造成为集权国家。由此说明这场改革使日本(???) A.走上封建化道路 B.开启近代化道路 C.废除封建农奴制 D.建立起幕府统治 4.《天方夜谭》其中一个故事描述道:巴格达城的穷脚夫帮一个妙龄女郎在一个基督徒开办的商店里购买了一个金币的橄榄,又来到一家水果店,买了叙利亚苹果、土耳其榅桲、阿曼梅子、大马色睡莲、伊拉克密胡瓜、埃及柠檬、撒尔他尼橙子,还买了伊朗、阿富汗等地特产和亚历山大的蜡烛、香水等手工业品。这反映了该地(???) A.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B.沟通世界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C.基督教文化特征比较明显 D.经济联系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5.奥斯曼帝国认为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者,只要对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宣誓效忠,接受某种附府,就可以继续维持自己的贵族身份,甚至可以管理原来的领地。在奥斯曼征服其他地区的过程中,无论是军事精英还是宗教精英,通常都会不带歧视地被纳入奥斯曼人的管理体制中。这反映出奥斯曼帝国(???) A.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 B.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政治体制极具包容性 D.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6.从8世纪中叶起,阿拉伯历史上出现了规模空前的翻译运动,所译书籍涵盖古希腊的科学和哲学,波斯的文学,印度的数学、天文学等。据此可知,这场翻译运动(???) A.丰富了阿拉伯文化的内涵 B.侧重自然科学的研究 C.以翻译古希腊典籍为主导 D.旨在融合东西方文化 7.1906年10月,伊朗第一届议会开幕,同年12月颁布宪法。宪法规定:宗教法院和世俗法院并存;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内务大臣由穆斯林担任,由五名高级僧侣组成的“法律草案委员会”负责用伊斯兰教精神审查议会通过的法案。据此可知,当时的伊朗(???) A.宗教力量开始削弱 B.驱逐了殖民势力 C.封建主义遭到打击 D.世俗化程度较低 8.李氏朝鲜时期,朝鲜文臣卞季良主张削除《高丽史》中“诏”“朕”等尊称,以维护明朝天子的一尊地位;朝鲜学者李珥认为“以小事大,君臣之分已定。”这体现了当时的朝鲜(????) A.王朝更替残酷 B.崇尚君民共治 C.宗藩体制脆弱 D.深受儒学影响 9.958年,高丽将儒学经典列为考试科目,考试倾向于词章之学。高丽成宗是高丽君王中最重视儒学的君王,他在987年下诏:“自昔结绳既往、画卦以来,北辰御极之君,南面经邦之主,莫不习五常而设教,资六籍以取规。”材料说明高丽实行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以儒家治国 10.新罗统一后,为了限制土地兼并,扩大税源,于722年改革土地制度。国家对16岁以上的良民男女授予一定数量的土地,分为口分田和永业田两种。前者限本人终身使用,不得买卖或转让,后者可由子孙继承传世。该制度借鉴了隋唐时期的 A.科举制 B.中央集权制 C.均田制 D.两税法 11.“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 A.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 B.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C.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D.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提供条件 12.古印度法律诉讼制度规定,证人证言出现分歧时,采用多数人的证言。如果人数相当,倾向于道德高尚的人;如果道德都很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