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练习)公开课.docVIP

第三章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练习)公开课.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第三章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2.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4.等高线地形图表示( ) A.地形的类型 B.地形的分布 C.地形的起伏 D.地形的地质构造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盆地 6.当几条等高线重合成一条线时,则表示的地形是(  ) A.盆地 B.山顶 C.山脊 D.陡崖 7.下列表示盆地的是( ) 8.我国黄土高原很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沟壑纵横,这一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岩石风化 D.生物作用 9.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原因是( ) A.流水作用 B.泥沙沉积 C.风力侵蚀 D.冰川作用 10.下图中,甲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山顶 B.山谷 C.山脊 D.鞍部 二、综合题 11.读“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的地形是 ,B表示的地形是 ,C表示的地形是 ,G表示的地形是 。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判断理由是 。 (3)CD、EF两处中容易形成小河的是 ,如果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 流向 。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 处。 第三章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山地与高原的共同点是海拔高,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区别是山地地面起伏大,高原地面起伏小;丘陵海拔多在200至500米,相对高度小;盆地的特点是四周高,中部低;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故选C. 4.C. 解析:等高线是指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是地形的起伏。故选C. 5.C. 解析:两个山顶之间相对平坦的部位是鞍部。故选C. 6.C. 解析:几条等高线重合成一条线,表示的地形是陡崖。故选C. 7.B. 解析:盆地的特点是四周高,中部低,等高线地图表示为等高线数值从外向里缩小。故选B. 8.B. 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流水的冲刷使得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故选B. 9.A. 解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由于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和雅鲁藏布江年复一年的冲刷,才形成了这条大峡谷。故选A. 10.C. 解析:该图中,甲部位是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凸向低处,表示山脊。故选C. 二、综合题 11.读“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鞍部 山谷 山脊 陡崖 (2)B B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3)EF 西北 东南 (4)G 解析: (1)A表示的地形是鞍部,B表示的地形是山谷,C表示的地形是山脊,G表示的地形是陡崖。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B,判断理由是B处等高线密集,表示此处坡陡。 (3)CD、EF两处中容易形成小河EF,如果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西北流向东南。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G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风的故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