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 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
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 “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势家慕其高
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
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 “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 “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有顷,又去适吴, 伯
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 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 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 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 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
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尉是中国古代高级军官。校指军事编制单位,尉即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念。 B.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其校长为祭酒,教师称博士,学生叫太学生。 C.床起源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床字,在汉代使用范围更广,卧具、坐具都可称床。
D.《诗》《书》指《诗经》和《尚书》?与《礼》(易》《春秋》并为儒家“五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梁鸿年幼丧父,且又遭逢乱世。他是扶风平陵人,父亲担任城门校尉,寓居在北方并死在那,年幼的他用席子把父亲卷着埋葬,后到太学就读。
梁鸿拒绝势家,礼聘孟氏之女。孟氏则先梳妆打扮.穿若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再诸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
梁鸿志在隐居,婚后不久实现。他对荽子非前满意,给她取了字和名,在妻子对他隐居有所质疑后拱妻一起进入霸陵山中,耕田纺织,读书弹琴。
梁鸿气节高尚,备受妻子敬重。孟光为他准备吃的,不在梁鸿面前仰视,而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而伯通这才感到他不是一般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贵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2)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迎,居庑下,为人赁畚。
10.B
11.A
12.B
13.(1)邻居家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备那家主人,而称赞梁鸿是道德高尚的人。
(2)不久,又离开(霸陵山中)到吴地去,依附世家望族皋伯通,住在厢房,给人做雇工
舂米。
【 解 析 】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这句话的含义是“家境贫寒却崇尚气节操守,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却不做寻章摘句式的著述。完成了学业,就在上林苑养 猪。曾经不慎失火,蔓延到别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损失了多少,全部
用猪来赔偿”,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节介”“章句”“豕”“上林苑”“舍”“鸿” “烧者”“之”等,然后根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无不通”是指“博览”的情况,是说梁鸿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故“博览”与“无不通”不能断开,排除 AD 两项,“于上林苑中”的介宾短语,“遗”的宾语是“火”,二者不能断开,排除 C 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