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含解析)新人教版.docVIP

噶米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 一、选择题 1.太庙和社稷坛分别象征着() A.先人和领土B.领土和祖 先C.上帝和祖 先D.领土和皇帝 (2017·荆门)明朝先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为了增强同国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纳的措 施是() A.派鉴真东渡日本B.派郑成功驱赶荷 夷C.派张骞通西域D.派郑和出使西洋 3.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主要原由是() A.明初国力富强B.海上交通发 达C.指南针的应 用D.造船技术高明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 皇帝”指的是() A.唐太宗B.元世 祖C.明成 祖D.明太祖 5.想认识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状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B.《本草纲 目》C.《农政全 书》D.《唐本草》 6.清代中期中国显然落后于世界,根来源因是() 清代推行闭关政 策 清政府推行残忍的文化专制政策C.西方国家发展迅 速 清代社会制度的落后 1 7.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获得了对噶尔丹叛军成功的战斗是( ) A. 台州战斗 B.雅克萨战 役 C. 尼布楚战 役 D. 乌兰布通战斗 8.重申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当合的科学家是( ) A. 贾思勰 B. 李时 珍 C. 宋应 星 D. 徐光启 9.600 多年前,带领船队最远抵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 ) A. 卫温 B. 郑 和 C. 戚继 光 D. 郑成功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理智慧、艰辛勤劳、坚韧坚毅和充满向心凝集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 关B.东起辽东,西 至临洮 东起鸭绿江,西至临 洮D.东起 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11.清代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 有无。”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纳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A.完整禁止国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 往C.不过禁止对英贸易D.对外自由开放 12.以下对于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战国时期修筑的都江堰是有名世界的防洪浇灌工程 我们今日见到的长城多数是清代修筑的 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 故宫修筑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珍宝 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独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2 A.北京B.广 州C.苏 州D.泉州 14.承德避暑山庄的修筑用时() A.近30年B.近50 年C.近80 年D.近100年 15.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实质上反应了() A.君主权利的增强B.社会的文明进 步C.生活习惯的变化D.封建制度的完 善 二、资料题 16.资料一: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资料二:嘉庆帝的上谕说:“天朝富裕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1)联合资料谈谈清代此时对外采纳了什么政策? 2)这类政策的影响怎样? 3)你以为这段历史对目前我们国家的建设有什么启迪? 资料一:中国古代农业固然获得了绚烂的成就,但它毕竟主假如在小农分别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因为 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持续获得改良,因为人口增添、人均据有耕地面积减少,因为经营规模的狭窄和分 3 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余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只管中国古代很早 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地取材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别经营条件下,不 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资料二: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隆突出反应在民间私营手工业快速发展,代替官办工场、作坊,据有了主 导地位。在这类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经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分配劳动力等环节增强管理来提升经济 效益的新式地主经营;从手工工场主中转变出近似西方资本主义中的初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 乾隆《苏州府志》等文件记录,“明万历苏民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表示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家产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请回答: 1)依据资料一,归纳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色。 2)依据资料二,归纳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依据资料二并联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式生产关系的发展特色,并剖析其原由。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管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断于世界并所以全力以天朝尽 善尽美的想象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战中被打倒。达成(1)~(3)题: (1)资猜中的“帝国”指我国的什么朝代? (2)这个“帝国”当时采纳什么政策最后出现这样的危机? (3)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发展“教育”是兴国之要。社会发展与国家政策则深刻地影响

文档评论(0)

187****5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