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蛋白质生物合成;;第一节 遗传密码;2. 三联体(triplets)密码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1)密码的基本单位:
核酸分子中按5’ 3’方向编码、连续不重叠的三联体密码子。AUG为起始密码子(兼编码甲硫氨酸),UAA、UAG和UGA为终止密码子。其余61个密码子编码20种氨基酸。
(2)密码的简并性(degeneracy):
同一种氨基酸有两个或更多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对应于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
;(3)密码的变偶性:
三联体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专一性较小,即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密码子配对时,密码子第一、第二位碱基配对是严格的,第三位碱基可以有一定的变动,这一现象称为密码的变偶性。
由于变偶性的存在,细胞内只需要32种tRNA,就能识别61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
(4)密码的通用性。
各种低等和高等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及真核生物,基本上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5)密码的防错系统:
密码子中碱基顺序与其相应氨基酸的物理化学性质之间存在巧妙的关系,氨基酸的极性通常由第二位碱基决定,简并性由第三位碱基决定,例如:
① 中间碱基是U,编码的氨基酸是非极性、疏水的和支链的,一般在球蛋白的内部;
② 中间碱基是C,编码的氨基酸是非极性的或具有不带电荷的极性侧链;
③ 中间碱基是A或G,相应氨基酸常在球蛋白外周,具有亲水性;
; ④ 第一位碱基是A或C,第二位碱基是A或G,第三位可以是任意碱基,其相应氨基酸具有可解离的亲水性侧链并具有碱性;
⑤ 带有酸性亲水侧链的氨基酸其密码子前两位为AG,第三位为任意碱基。
这种分布使得密码子中一个碱基被置换,其结果或是仍然编码相同的氨基酸,或是以物理化学性质最接近的氨基酸取代,从而使基因突变可能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所以,密码的编排具有防错功能,是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最佳选择。
;3. 阅读框(reading frames)与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 ORFs)
在一个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三联体密码子线性序列中,从mRNA的5ˊ方向开始向3ˊ方向阅读,每一个三联体核苷酸就是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也等于是一个阅读单位。从这个序列的第一个密码子开始到最后一个密码子结束就是一个阅读框(reading frame)。
开放阅读框是指DNA序列中的蛋白质编码区,一个开放阅读框是从出现一个起始密码子(和mRNA对应)开始到出现终止密码子结束的DNA序列长度。 ;4、单顺反子与多顺反子
单顺反子见于真核生物,一段DNA序列经转录和剪接后,成熟的mRNA只编码一条多肽链。
多顺反子见于原核生物,指一个mRNA分子编码多个多肽链,但这些多肽链对应的DNA序列则位于同一个转录单位中,受同一个启动子和终止子的调控。
;
;第二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原核生物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 氨酰-tRNA的合成
; 所有蛋白质的翻译开始于甲硫氨酸的参与,负责转运这个起始甲硫氨酸的tRNA为tRNAiMet ,它也对选择在mRNA上什么位置开始翻译起重要作用。
细胞中有另外一种携带甲硫氨酸掺入到蛋白质内部的tRNA写作tRNAMet 。只有一种甲硫氨酰-tRNA合成酶参与这两种甲硫氨酰tRNA的合成。对这两者的识别主要依赖于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和延伸因子,前者识别tRNAiMet ,后者识别tRNAMet 。
原核细胞中有一种特异的甲酰化酶,能够使tRNAiMet中的氨基发生甲酰化,形成tRNAi fMet,从而不再参与肽链的延伸过程。这种酶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消失,真核细胞中不存在。;2.蛋白质合成的起始(initation)
核糖体上蛋白质的合成可分为起始、延长及终止三个阶段。
在起始阶段,主要进行三个步骤:
(1)核糖体小亚基结合起始tRNA;
(2)在mRNA上必需找到合适的起始密码子;
(3)大亚基必须与已经形成复合物的小亚基、起始tRNA和mRNA结合。
一些被称为起始因子(initiation factor, IF)的非核糖体蛋白质参与了上述3个过程。
;(1) 先形成30S起始复合物
在起始因子作用下,甲酰蛋氨酰起始tRNA与mRNA分子中的AUG相结合,即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oouiu》公开课课件学习.ppt
- 公开课Unit8Whenisyourbirthday学习分析.ppt
-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ppt
- 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ppt
- 当家的后母母亲.ppt
- 第八节巴氏杆菌病.ppt
- 第五章汽车运输成本管理上.ppt
- 第一章概率统计基础.ppt
- 电力供电局安全教育.ppt
- 电气安全技术(理论)培训教材.ppt
-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应用的比较与启示:基于概念与实践的双重审视.docx
- 可注射双层微球:制备工艺创新及长效抗骨关节炎机制与应用探究.docx
-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群众体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影响.docx
- 过氧化氢酶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新视角与分子机制探究.docx
- 论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力的构建与提升.docx
- 大豆异黄酮摄入与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探究——基于Meta分析的深度剖析.docx
- 探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与细胞凋亡及API5的内在关联.docx
- 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文化教学活动:实践、挑战与发展路径.docx
- 以听说读为翼,促初中英语写作之翔:互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