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食品化学最新教案
D
2
3
学
2).按照食品物质类型:食品碳水化合物化学、食品
油脂化学、食品蛋白质化学、食品酶学、食品添加剂化
学、维生素化学、食品矿物质元素化学、调味品化学、
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色素化学、食品毒物化学、食品保
健成分化学
1.2.2食品化学研究的层次及主要任务
1).认识各类食品成分:营养成分(水、糖、脂、氨基
酸蛋白质多肽及酶、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及添加
成分(调味品、香味、色素、加工辅料等),保健成分
(多糖、食用纤维、蛋白质、黄酮类等)及以上各类成
分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次生物质;
2).对各类成份进行提取、分离,表征、各类成分的化
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3).研究各类食品成分在食品加工过程、贮藏、运销过
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变化规律;
4).研究食品成分的工艺学特性;
1.2.3食品化学的学科特点
1).以化学为基础,融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营养
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医药学、毒理学、微生物学、
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贮藏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是一
门交叉性、综合性学科;
2).从分子水平研究食品物质、食品物质的化学变化及
加工特性、食品加工、储藏技术,其认识和说明问题最
为深刻;
3).研究过程需要最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起点
高;
4).既有强烈的理论和基础研究色彩,也有浓厚的应用
和开发背景;
5).是食品科学的一门基础性、支柱学科。
2 食品的物质属性及物质系统
2.1 食品中的物质特点
1).多样性:食品是天然产物加工后的形式,任何一种
天然产物所包含的化学物质,数量都是非常巨大的,有
些已经认识或初步认识,有些
尚未认识(如食品中的风味物质、功能物质等);即使
同一类型的物质,也有多种多样的分子或不同的存在形
4
式(如糖、蛋白质等)。
2).可认识性:从化学角度讲,不管一种系统有多复
杂,其各种组成成分都是可认识的,不存在神秘的物质
和神秘的力量;可认识性包括:种类可认识性;结构可
认识性:性质可认识性;生物功能可认识性;构效关系
可认识性等。
3).个体属性:任何食品成分(主要指单个化学物质)
仅是食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小),尽管它们有其自身
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但其不能代表食品。
4).相互作用性:食品中的各类化学物质共处同一体
系中,肯定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决定
食品物质的存在形式,食品的质构、品质、加工特性、
安全性等多个方面。从这种角度认识食品物质,是食品
化学研究领域的新课题。
2.2 食品的物质体系
a.既可由多个同类物质分子组成,也可由多个不同
类型物质分子组成;如有色物质、酶体系等均由多个同
类型物质分子形成;而糖蛋白、脂蛋白、核蛋白等均由
不同类型的多个分子形成;
b.单个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具有分子识别的特点;
分子识别是生物体系中分子定向组织的过程,这个过程
涉及分子种类、数目是固定的,组织形式、结合方向也
是固定的;
c.单个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主要通过弱键相互连
接;弱键主要包括氢键、静电吸引力、范德华力、分子
间堆积力等;相比共价键其结合力要弱得多;
d.多分子体系的结构形式远比单个分子复杂;多分
子体系的结构是多层次的,其主要内容是空间的、立体
的,特别是构象,是生物分子相互结合的基础及结果,
是生物活性的主要基础。生物分子或分子体系的构象是
固定的,有特种形式的;
e.多分子体系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过程及生物学
功能与单个分子有较大的差别。多分子体系的形成,会
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会赋予食品成分一些新的性
质及功能。
3 食品成分理化性质及化学变化概述
3.1 食品主体成分的理化性质与功能概述
5
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多种多样,各种化学成分都有其特
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里只简述食品主体化学成分主
要的食品学特性及主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