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pptxVIP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因立下战功,明成祖朱棣赐姓郑。小名三宝,又被人称为“三宝太监”。 郑 和(1371-1435年) 郑和下西洋第一篇 下西洋目的海之荣——郑和下西洋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换取国外的奇珍。 西洋: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西洋范围海之荣——郑和下西洋 时间次数在位皇帝装载物品物品用途1405年-1433年七次明成祖(朱棣)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货币慷慨送礼、贸易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平等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下西洋概况海之荣——郑和下西洋到达地区最远到达主要活动及方式 材料一: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船队为保证航行的协调一致,采用了多种通信手段,整支船队的进退、集合、升帆、抛泊等行动,都在统一号令下进行。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的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海之荣——郑和下西洋成功原因长151.8米 宽61.6米 水罗盘郑和远航航海图①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运用②地理知识的进步,有效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③船队编队严整,船只分工明确客观原因 材料二: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成功原因海之荣——郑和下西洋根本原因 人物郑和哥伦布达·伽马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次数7次4次1次人数27800人1000-1500人160人船队规模(第一次)大船63艘,最大船1500吨左右17艘,最大船100吨左右4艘,最大船120吨左右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 洲印 度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下西洋特点海之荣——郑和下西洋地位: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船多、人数多) ,到达范围广。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下西洋意义 1.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海之荣——郑和下西洋 刘家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2.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海之荣——郑和下西洋 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持之以恒大无畏精神…… 郑和七下西洋精神品质: 戚继光抗倭第二篇 “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上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法)弗郎索瓦?德勃雷《海外华人》日本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明代《倭寇图卷》(局部) 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台州九捷浙江平倭:台州九战九捷进入福建、广东剿倭(与俞大猷合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结果海之卫——戚继光抗倭大力整顿军队,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 合作探究: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斗争胜利?海之卫——戚继光抗倭 性质:这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军队: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材料一:官庾( yǔ,谷仓)民舍焚劫,驱掠少壮,发掘墓冢。树婴孩杆上, 沃以沸汤,视其啼号,拍手笑乐。得孕妇卜度男女,刳视中否,为胜 负饮酒,积骸如陵。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凯歌》 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