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须掌握的个文言虚词.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必须掌握的 20 个文言虚词 连词。 而 夫 盖 何 乎 乃 其 若 且 然 所 为 焉 也 以 于 与 则 者 之 1. 而(ér)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1. 而(ér) ④ “一何”连用,译为“多么”。妇啼一何.苦(《石 ① 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温故而.知新(《论 壕吏》) 5. 乎(hū)语·为政》) 5. 乎(hū) ② 表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a. 中峨冠而.多鬓者为东坡(《核舟记》)b. 与之论辩,言和而. 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③ 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2. 夫 (fú)④ 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忽悠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2. 夫 (fú) 指示代词。 可译为“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语气助词。 3. 盖(gài )多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 不必译出。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失天时者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盖(gài ) 连词。 ① 一般放在句首,连接前一分句或句子,表示前一事情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原来”“是因为”。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② 用于句首或句中,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 “也许”。盖.余之勤且艰苦此(《送东阳马生序》) 语气词。 4. 何(hé)用于句首,引出下文,可不译。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4. 何(hé) 代词。 ① 译为“什么”。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汗,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 “何用”连用,译为“怎么样”“怎样”“什么样”。欲将高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副词。 ① 何必。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② 怎么能,哪里。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③ 询问时间,什么时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介词。 ① 介绍动作发生、出现的处所或范围,译为“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② 介绍动作发生的原因,译为“在”。今虽死乎.此,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③ 介绍行为动作的趋向,译为“于”“至”。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为学》) ④ 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译为“于”“对”。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助词。 ① 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吗”。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② 表示反诘语气,译为“吗”“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③ 表示测度语气,译为“呢”。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④ 表示命令语气,译为“啊”。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⑤ 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⑥ 指说话长出气之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6. 乃(nǎi) 6. 乃(nǎi) 连词。 可译为“于是”“这才”。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副词。 ① 相当于“就”“才”。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② 表示出乎意料,“竟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③ 表示对事或物的判断或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胡苏(《陈涉世家》) 代词。 7. 其(qí)第二人称代词,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你们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7. 其(qí) 代词。 ①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可译为“他”“他的”“她的”“它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观潮》) ② 指示代词,如果“其”后面跟的是数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作定语。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样的”。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副词。 ① 语气副词,表期望语气,可译为“一定”。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 ② 表示反诘,反问,可译为“难道”,其.真无马邪 (《马说》) 8. 且(qiě)③ 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为“恐怕”“大概”。其. 真不知马也(《马说》) 8. 且(qiě) 副词。 ① 表动作行为将要发生,译为“将”“将要”。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② 表情态,译为“姑且”“尚且”。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③ 表约数,译为“将近”“接近”。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连词。 9.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