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题型:名词解释
1. 直中:是指由于正气虚弱,抗邪无力,病邪不经太阳初期以及三阳阶段,
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
2. 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3. 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题型:选择填空
1. 《伤寒学》的作者是张仲景,出生于东汉末年,成书于公元205 年。
2. 现今《伤寒学》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林亿校正版本,一是成无几注
解本。
3. 第一个注解《伤寒学》的是成无几。
4. 《伤寒学》中合方有: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
(少阳兼表证用药)等等。
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
题型.名词解释
1. 头项强痛:颈项疼痛拘急,转动不柔顺貌 。
2. 阳浮而阴弱: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
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
3. 怫郁:抑郁,郁滞不通。此处指氧气被外邪所抑郁。
4. 坏病:即变证。
5. 心中懊憹: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6. 胸中窒:窒,塞也。即胸中有堵塞不通之感。
7. 心中结痛:心中因热邪郁结而疼痛。
8. 振振欲辟地:肢体颤动欲扑倒于地。
9. 消渴:指口渴而饮水不解的症状,非病名。
10. 水逆:是指水邪停蓄于膀胱,气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饮,饮入即吐的一
种症状,是蓄水重症的表现。
11. 少腹急结:指下腹部拘急硬痛。
12. 痞: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
类病证。
题型.选择填空
1. 麻黄汤衄血机理:阳郁化热,损伤血络 。
2. 太阳蓄水证病机 :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治法:通阳化气利
水。代表方:五苓散。
3. 抵挡组成 :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4. 治疗脚挛急代表方:芍药甘草汤
5. 治疗心下悸,欲得按的方剂:炙甘草汤
6. 治疗奔豚的代表方:桂枝加桂汤
7. 热痞证治疗方: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 寒热错杂痞证治疗方:
泻心汤类; 痰气痞证治疗方:旋覆代赭汤; 水痞证治疗方:五苓散; 痞证误下
后下利治疗方:赤石脂禹余粮方。
8. 炙甘草汤中生地黄用量特殊为:一斤
9. 《伤寒学》中甘草大多炙用,生用方有:甘草汤、桔梗汤
10. 治疗心阳虚的方剂: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桂枝救逆汤、桂枝加桂
汤、苓桂枣甘汤
11. 热郁胸膈的表现有:即栀子豉汤证类,结合条文和病机回答。有心烦不
得眠、心中懊憹、反复颠倒、胸中窒、心中结痛等。
12. 蓄血三方证:桃核承气汤证、抵挡汤证、抵挡丸证
13. 背诵条文序号:1、2、3、12、13、16、35、31、40、63、64、67、82、
177、106、135、138、154
题型.简答论述
1. 真武汤证 (阳虚水泛证)
辨证要点: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辟地或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苔
白、脉沉
病机:少阴阳虚、水气泛滥
治法: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
2. 炙甘草汤证
辨证要点:心动悸、欲得按
病机:心阴阳两虚
治法:通阳复脉,滋阴养血。方用炙甘草汤
3. 小青龙汤证
辨证要点:寒热咳喘、痰多色白清稀呈泡沫样、脸有水气、舌苔白滑、脉玄
紧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4. 半夏泻心汤证
辨证要点:心下悸、满而不痛、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纳呆、微渴、舌色
稍淡、苔白腻或微黄、脉玄细数
病机: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于中
治法:和中降逆消痞。方用半夏泻心汤
5. 桃核承气汤证
辨证要点: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午后或夜间为甚、舌
红苔黄或有瘀斑脉沉涩
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
治法:泻下瘀热。方用桃核承气汤
6. 太阳蓄血证与阳明蓄血证比较
证类 太阳蓄血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传统文化校园活动总结.pdf
- 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实施方案.pdf
-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pdf
- 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方案.pdf
- 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pdf
- 传统文化课题总结.pdf
- 传统文化课题研究的背景.pdf
- 传统文化蕴含的化学知识.pdf
- 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报告方案.pdf
- 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百家经典及管理智慧.pdf
- 2025年上海市环保型涂料用硅微粉性能优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LED封装企业2025年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策略报告.docx
- 年产3900万条神经肌肉传递监测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白糖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VR设备在农业种植虚拟实训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医药商业医药商业企业药品注册与审批流程优化与挑战报告.docx
- 飞机发动机灭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储能系统电缆桥架防火、防水、防雷性能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年产115万吨硫酸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电子元器件消磁处理设备市场格局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