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路径探索的案例分析
【摘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积淀,做好古诗词的教学工作能够有 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到目 前为止,很多中学教师依旧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古诗词的背诵以及默写上,没有引导学生 进行多维度深入分析,导致了学生对文字背后深层内涵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 识,导致了古诗词教学的吟咏没有得到根本重视。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通过《水调歌头》 的教学案例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借此可以将古诗词的育
人作用更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路径
一、多维度解读古体诗
首先,要基于语言的美度。 一首好诗词首先给人带来的是语言上的美感享受。古典 诗词在章法、句式、节奏、韵律等方面多忠于规矩,合于法度,堪称精致的语言标本, 视之悦目,闻之悦耳。解读古典诗词,可先从语用的角度带给学生对其中的美词佳句吟、 咏、诵,感受语言魅力,增加语言积累。比如执教苏轼词《水调歌头》时,先从苏轼散 文《记承天寺夜游》的改写诗导入,目的就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在月光如水的美好记
忆中,激起探求语言之美的新的趣味。
其次,要开掘思维的深度。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古典诗词作为一种高度浓缩的语言 精华,更应当反复提纯,它是思维的结晶。诗人生活中历经的无数悲喜,内心生发的无 数叩问,最后沉淀成不多的几句诗行,怎能不耐人寻味?历经岁月风尘,有的愈发迷离, 唯有穿透字面,引入深思,才能避免浅尝辄止,甚至失于真相。比如《水调歌头》解读 时,追随词人四次不断地自问,思维也应同步引向纵深。在引导思维上要循循善诱,比
如对词中难点,“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句,介绍“问天”的传统,联系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2
多次记忆,启发学生思考,“天上宫阙”的象征意味,学生豁然开朗,为后面的更深层
理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再次,要拓展审美的广度。诗歌的意象往往具有多义性,因此,对意象的审美活动 也就相应地具有发散性。当品读一首意味隽永的古典诗词,应当把审美意象置于时间、 空间与心灵的三维坐标轴中,多视角、多层次地加以立体考量,才能还原出一个更为接
近历史语境的丰满鲜活的审美对象。
《水调歌头》的主打意象是“月”。它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似简实繁的发问:这是一 轮怎样的月亮?在层层铺垫与步步推进之中,将那个丙辰中秋的月亮,渐渐补充的饱满 明亮而真实动人。那是一轮倾诉对亲人思念之情的明月,那是一轮对朝堂留恋与向往的 明月,是一轮倾诉进退困惑的明月,也是一轮倾诉孤独失意的明月,更是一轮表现通透
达观大仁的明月。随着探讨的不断深入,苏子中秋之夜中的审美空间被不断的打开。
此外,要提升文化的高度。诗歌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学样态,漫长的创作与欣赏史丰 富着它的文化内涵,累积着它的文化高度。 一首经典诗歌,堪称作者的心灵之境折射给 千百年后读者的文化之光,鉴赏者应当与写作者实现精神的遇合,才能共同托举出诗词 应有的文化高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句经典名句教学时, 可以带领学生解读出苏轼于多难人生中寻求超越的“儒、释、道”文化的兼容,可谓进 退有据,得失在心。这个词句已不仅仅是一句文学的表达,更成为古代士大夫心灵疗救 的文化药方,不知抚慰了古今多少失意人的惆怅情怀。广而言之《水调歌头》的鉴赏价 值,不仅在于那轮明月的文学或美学价值本身,更在于其为后代读者构建出的一个具有
相当高度的精神文化的图腾。
二、 知人论事得其真
有了扎实的诗词解读给课堂奠基,那如何引领学生读懂读通诗词呢?这就需要知人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3
论事得其真。经典作品需要放到经典产生的历史语境中加以还原,才能见到文字背后的 鲜活复杂的生命。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 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而要达到这种三位一体的同化,关键是解密读者与作者间的公
共媒介、文本之后的背景信息。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外放密州的那个丙辰年,也就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 九年中秋节。他对月醉影,神飞天地,展开浪漫的想象和哲学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 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探索之中,给后世读者以无尽的遐思。倘若不了解苏轼彼时政 治上的尴尬处境与兄弟难逢的孤寂心境,是无法走入这首词的深处的,更无法抵达诗境
的真容。
苏轼一生多次遭遇贬谪外放,但他心胸阔达,能随缘自视,总能在人生逆境中活出 一种独立自由的超然。他以超群的天赋,将多舛的人生揉进了笔墨之中,有的激越豪放, 有的低回深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