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与脉象学.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经与脉象学;《内经》与脉学的思维;欲登泰岳,非径奚从。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王冰 ; 思维;何谓之“象”?; “圣人立象以尽意” ——《易经》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近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周易略例》 ;《内经》脉象的象思维; 五脉应象;脉的命名 —取象模式;脉理探讨;滴水成海 缓脉; 脉缓者,迟之皮肤亦缓。 《灵枢》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脉。 《伤寒论》 缓,去来亦迟,小駃与迟。 《脉经》 缓,阴,按之那那者,名曰缓。 《玄感脉经》 按之依依,名曰缓。缓,阴也。 《千金翼》 ;缓者,谓缓纵之状,非动之迟缓也。 王冰 缓脉者,纵缓而不紧,似迟而少疾也。 华佗 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均匀。 张太素 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 杨玄操 缓,不紧也。往来纡缓,呼吸徐徐。 滑寿 ; 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飐轻风,欲从脉象求神气,只在缓和从容中。 李时珍 缓脉状如琴弦,久失更张,纵而不整曰缓,与迟不同。盖迟以至数言,缓则以形势言,其别自见。 吴山甫 指下之柔而匀,形之缓也;来去从容如一,气之缓也。 周澄之 ; 水 水之缓也有二,水深则其流也缓一也,逢弯则缓二也。其意也:水深则为气之厚也,故能产大鱼。水弯则气之聚也,故能养万物。物之所能养者,是水气之泄也。不泄则水烦故鱼鳖不生,万物不长。;今日之缓,则非不紧不缓之中和矣。盖凡有可名者,即非中和,即为病脉也。 周学海;“缓而滑曰热?? ” “缓者多热 ” 《内经》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 尺寸俱缓者,厥阴受病也 。 《伤寒论》 “缓则为虚 ” 《脉经》 “缓而大者起于风 ” 《中藏经》 其余医家之论多如浮缓风伤,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痹着,缓弱气虚等 ;● 缓多为热 ● 缓为虚 ;●四肢无力的痿痹症(一妇人病二十余载,常与其夫不和而有气郁,脉见两手皆缓,左甚于右。) ●一妇人病头晕及突然无力,缓见于右,关甚。 ●一男子病痿,脉见左关缓甚。此皆生于热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驰骨消肉烁。《皮部论》;一男子,三十有余病乏力身困,脉见两尺缓甚,此不节之病于虚也。;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感谢您的欣赏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