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
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
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以下是整理的《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希
望对大家有帮助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1 【自读导言】
本篇为人物传记,读传记文章重在感悟人物的性格精神。
此传与以前所学传记有所不同,“传评结合”的写法是本文之特
点,也是本文之难点。
作为文言文,疏通文句、积累一些古汉语方面的知识也是本文学
习的重点。
作为自读课文,学生的自读自悟显得尤其重要,老师的指导则应
侧重于突出重点和难点。
【自读程序】
1、回顾旧知识:司马迁及其作品;屈原及其作品。
2、疏通文句,理清文脉。
3、突破重点:感受屈原。
4、突破难点:“传评结合”的写法。
5、处理课后练习。
6、发散思维训练。
(说明:此程序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从旧到新,从点到
面,从形到神,从内容到形式,从重点到难点,从知识到能力,从课
内到课外,由浅入深。)
【自读点拨】
1、理清文脉。
第一部分(第1-3段)
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第二部分(第4-10段)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怀王被惑,纵仪归秦——诸侯击楚,楚
兵大败——怀王赴秦,客死异乡——屈原被放,心系怀王——子兰使
奸,屈原被迁
第三部分:(第11、12段)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明线:屈原的命运(见任——见疏——见绌——见迁——自沉)。
暗线:楚国的命运(被骗——被袭——客死——灭亡)
(说明:此设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屈原列传》的大致内容,这
也是理解屈原形象的前奏。)
2、感受屈原。
第 1、2 段叙述屈原才能卓越,为国操劳,因小人使奸而被怀王
所疏。第3段着力评述屈原创作《离骚》的根由:“忧愁幽思”。屈
原因“穷”生“怨”,因“怨”为文,而此“穷”此“怨”皆因奸佞
蔽明。屈原的美政之梦光明磊落,然而被谄被谤,孤独无援,此时“不
平则鸣”实乃自然之事。其文“以刺世事”,文如其人。屈原“志
洁”“行廉”,为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操守,“自疏濯淖污泥”“蝉
蜕于浊秽”“浮游尘埃之外”“泥而不滓”,其高尚的美德真可“与
日月争光”。屈原一生,傲骨坚挺,皆因他的“方”与“正”。
第8段写屈原见放却仍“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屈原处江湖之
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
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
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
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
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
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第 11段写屈原江畔答问。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
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
“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著。渔
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
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
立场的持守。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
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
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可见
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
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
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说明:本设计重在通过重点段来窥探屈原那高尚的灵魂,抓住
了重点段也就抓住了品味人物的关键。)
3、突破难点:“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
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
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
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
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