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教学内容;Goals:;Learning Objectives :;绪论;一、什么是微生物学;;微生物无用?;二、为什么要学微生物学?;Tree of Life (Domain System);2、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1347年;2.1 作为病原微生物pathogen;旧病卷土重来,新病不断出现!;艾滋病(AIDS) 正在全球蔓延。;郑重声明:;2.2 微生物和农业; ;2.4 微生物、能源与环境;2.4 微生物、能源与环境;肥沃土壤,净化污水,
再生资源,生产生物能源。;2.5 微生物与未来;1981年,Rutter尝试了酿酒酵母表达系统,从中纯化到大量的HBsAg颗粒,这就是第一个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疫苗)。
1986年,乙肝重组疫苗被FDA批准上市,是同类产品中的第一个应用于人的疫苗。
;;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女性健康第二杀手;2种基因工程VLP子宫颈癌疫苗;转基因细菌“石油菌” ;2.6 微生物推动生命科学发展;2.6 微生物推动生命科学发展;2.6 微生物推动生命科学发展;三、 学习微生物的目的和意义;四、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五、微生物学史;Ⅰ. 史前期(朦胧时期);1. 食品加工:丰富多彩的酒文化;2. 防治疾病:鼻苗种痘;4. 农业生产:熟粪肥田、瓜豆轮作;荷兰人Antony van Leeuwenhoek(列文虎克)制造分辨率大的单式显微镜。 ;Ⅲ. 奠基期(生理学时期);Ⅲ. 奠基期(生理学时期);(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42;43;(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李斯特:外科手术器械消毒奠基人;发展期特点:
①酵母菌
②代谢系统
③普通微生物学
④寻找有益代谢产物
⑤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
;1. 青霉素;2. 摇瓶培养技术;3. 深层发酵工艺;大型发酵罐;4. 连续培养;
①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
②传统的工业发酵到发酵工程
③分支学科的发展
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推动来生命科学各领域飞速发展。
⑤微生物基因组→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沃森
J. Watson;;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人类一直与微生物相伴;1.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将全面展开; 生命起源的研究;; ??生物具备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将是21世纪进一步解决生物学重大理论问题,如生命起源与进化,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等,和实际应用问题,如新的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粮食等的最理想的材料。;4.与其他学科实现更广泛的交叉,获得新的发展;5.微生物产业将呈现全新的局面;黑死病;;人类并不处在鼠疫杆菌的
主要生活路途上,只是它
偶尔绕到界外时的牺牲品
罢了。;马铃薯晚疫病;非典型病毒;2003 — 2006年H5N1禽流感蔓延欧亚非; 科技摄影师伦纳特·尼尔松利
用高倍电子扫描显微镜摄制H5N1
病毒(蓝色小球)攻击健康人类
的粉色细胞。病毒样本来源于3年
前死于禽流感的一对父女。? ;2009 年美国墨西哥爆发甲型H1N1流感;2013年3月 H7N9禽流感来袭中国;艾滋病(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 1664年,英国人胡克(Robert Hooke)用原始的显微镜
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 荷兰人安东·列文虎克
(Antony van Leeuwenhoek),
微生物学的先驱,1676年,
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没
有上过大学,是一个只会
荷兰语的小商人,但却在
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
会的会员。;77;78;科赫;1. 在每一相同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相关性)
2. 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
中培养出来;(可分离培养)
3. 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
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
(可人工感染)
4. 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够再度分离培养出
这种微生物来。(可再分离);弗来明; 1928 年夏季的一天,
弗莱明正准备用显微镜观
察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时,
目光落到了一支被污染的
培养皿上,一种绿色霉菌
开始繁殖,而绿色霉菌的
周围,原来生长的葡萄球
菌全部消失了。;测量单位:微米或纳米;体积小;比面值 = 表面积/体积 = 3/r;小个体、大表面积的意义;生物界的普遍规律:;1. 胃口大 —— 天生的大胃王;产朊假丝酵母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意义;(三)生长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