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质文档,值得拥有。优质文档,值得拥有。
导入新课: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 新航路开辟以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2课课程标准: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 历史的影响。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1美洲物种的外传一背景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问题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玉米传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二美洲物种外传的概况1.玉米、马铃薯、甘薯的外传玉米马铃薯甘薯的外传在欧洲的传播在中国的传播最初种植庭院中,供人们观赏16世纪中叶,在南欧广泛种植17世纪,传遍欧洲各国,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16世纪末,马铃薯在欧洲推广,甘薯传入欧洲后,传播缓慢玉米多种途径传入中国(西北、西南、东南),丘陵到平原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玉米种植遍布全国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问题思考 明朝时期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传入中国的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美洲作物被带回欧洲,后传入中国12玉米、马铃薯、甘薯等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原因34人地矛盾突出政府政策的推动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振龙引种推广甘薯的意义。材料一:番薯(甘薯)种出海外吕宋(今菲律宾)。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坚硬不肥沃)之地遍行栽播。——摘编自(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材料二:清朝中期,百姓在福清、福州等地建立报功祠、“先薯亭”,以纪念陈振龙引进甘薯和金学曾推广种植之功绩。——摘编自《福州市政府志》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振龙引种推广甘薯的意义。意义:①甘薯易种植,产量高,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②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③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土地开发与人口增长;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番茄的外传(1)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作为观赏植物;(2)18世纪中叶开始食用栽培并进行改良;(3)18世纪末,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4)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清朝光绪年间作为食用蔬菜种植。《二如亭群芳谱》“狼桃变美味”的故事 1521 年西班牙殖民者在特诺赫蒂兰(今新墨西哥城)残忍杀害了 25 万阿兹特克人,彻底灭亡了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他们将黄金与财富搬运至欧洲的同时,也将番茄、辣椒等作物带回了欧洲。因为番茄颜色艳美,人们将它作为庭院中的珍异观赏植物,较少食用;又因其极易腐烂,加之其叶片和茎部具有浓烈的特殊气味,早期番茄被人们认为是有毒食物,一度被称为“狼桃”。 到了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禁不住诱惑,决心冒死尝一尝这“狼桃”果的滋味。他勇敢地吃下一口之后,感到酸甜可口,但想到人们的警告,仍不免心惊肉跳,于是,他穿好衣服躺在床上等死。时间在焦虑、恐惧中慢慢过去,12小时后,这位冒险的画家仍好好地活着,而且食欲大增,从此他忍不住经常吃起“狼桃”来,而这位画家不畏牺牲、勇敢尝试西红柿的趣话也在各地传播开来。——据刘小方《可怖狼桃与洋柿子》等整理3.辣椒的外传(1)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2)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3)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问题思考辣椒传播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墨西哥、秘鲁等地……大量传入则是康熙二十二年大开海禁之后……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辣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西人是“辣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四川人事“不怕辣”。辣椒传播过程中出现地域差别,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 辣椒原产自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等地。1548年由地中海地域推进到英格兰,16世纪末传入中欧。1542年以前葡萄牙人从巴西把辣椒带到印度,天正十一年辣椒传入日本,16世纪末传入朝鲜,进入17世纪,许多辣椒品种传入东南亚各国。……可以推测辣椒传入中国应该是明末清初,但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大量传入则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椒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获奖课件.pptx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获奖课件.pptx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古代的商业贸易》获奖课件.pptx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获奖课件.pptx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获奖课件.pptx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水陆交通的变迁》获奖课件.pptx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获奖课件.pptx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获奖课件.pptx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获奖课件.pptx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获奖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