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017个建议01找到共同话题,培养共同兴趣02向学生示弱03与学生谈心04多渠道与学生产生连接05制造以外惊喜和感动,或者雪中送炭06用好过程性评价
建议一
01找到共同话题,培养共同兴趣Q:如果有学生对你的课程没有热情,不想参与,也不爱与你接触和交流,怎么办?A:千万别心急,这个时候,你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解决,避免与学生产生正面冲突,你需要先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你可以仔细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留意能让他兴奋起来的话题,发现能让他有成就感的事情,以这些为契机去创造与他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打开你们情感交流的通道,进而产生情感上的连接。
01找到共同话题,培养共同兴趣案例1:梁老师的案例 之前有个孩子,非常不喜欢英语,每次上课的时候就犯困,后面通过平时的生活学习,发现孩子一到下课就喜欢塞耳塞,就多问几句,孩子在听啥,看啥,后面沟通发现孩子非常喜欢当季非常火的歌手EXO,每到下课就喜欢听他们的歌曲,看他们的MV,还喜欢模仿他们跳舞,后面制定了孩子这个爱好之后,回去立马搜索了下EXO的背景火热的歌曲,以及最近的行程,比如演唱会呀等。后面再平时的生活中,都会抽空和孩子一起分享EXO的事情,比如说演唱会啦,八卦啦,歌曲啦等等。还给孩子机会去展现她的舞姿,哈哈,当然也有去夸赞孩子,尽管跳得不大好看。从那以后大家的关系就很好,只要上课听不下去,一聊偶像EXO,5分钟,然后回到课堂,效果会非常的好。案例2:王老师的案例 王老师发现,自己班上的有些学生并不太喜欢生物,但他们却主动认领了养护植物和动物的任务,他们特别喜欢照顾教室里面的花草,喂养小动物。王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学生的这个爱好后,便趁学生每次来看望花草、喂养动物的时间,和学生讨论植物的生长规律、动物的生活习性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来到学科教室和她探讨问题。当学生和她的感情越来越好的时候,王老师才慢慢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地去学习生物,这时学生就不再反感了。挖掘孩子的兴趣点→交流和接触→产生情感上的连接
建议二
02向学生示弱Q: 作为教师的我们,很多时候习惯做专业上的权威,习惯去引导学生成长,为学生的行为制定规范,一味处于主导学生的强势地位。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感强,怎么办?A: 我们有时候需要摘掉教师角色带给我们的光环,放下自己的优越感和身段,向学生示弱,甚至佯装比学生无知。当你示弱的时候,学生更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当你创造了一种愉悦、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时,就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放低自己的姿态,可以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更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学生越来越亲近你。
02向学生示弱案例1:梁老师巧用“示弱” 以前有个高中的梁同学,在课堂上听我讲英语课的时候都是比较被动的,觉得我特别的强势,在英语方面什么都懂,学生会觉得自己对于英语一无所知觉得自己很自卑,后面我巧用了“示弱”,我在休息时间,问孩子,最近微博上都比较火热的一些信息消息是什么?后面孩子和我说了一些新闻,我说“天哪,这些我都不懂,你要赶紧给我普及普及,我都觉得自己OUT了”。后面孩子就会很自信的把这些故事娓娓道来,我就一脸崇拜的样子去赞赏我的孩子,后面我的孩子觉得梁老师好弱智,说道“玲玲你这样只懂英语是不行的,要有生活的阅历”,后面大家都很自信的在各自的路上行走,我就很认真的教英语,孩子就很自信的和我分享所见所闻。后面我们也会分享兴趣爱好,学生知道我爱看综艺,推荐了当时非常火热的《火星情报局》和《极限挑战》给我等等。案例2:李老师巧用“示弱” 在李老师的历史课上,在做材料论述题时,学生会有很多答题思路。让学生从错综复杂的答题思路中找出正确的思路,这是重要的答题策略。李老师虽然对正确的答题思路了然于胸,但还是把自己当成“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实践展示自己的学习路径,让学生为自己这个“一无所知”的老师支招,让学生自己甄别出正确的答题思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记忆也更加深刻,并且越来越愿意与李老师交流和接触,因为学生总是渴望体验到比老师“强”带来的自豪感。学科或者生活方面的“示弱”→给孩子展示机会→孩子有成就感→缩短距离
建议三
03 与学生谈心Q: 学生表现反常,不说话,不开心,不写作业等。怎么办?A: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自己在老师心中很重要。教师可以尝试和学生敞开心扉,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一对一聊天、谈心。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心为他着想,他就会对你心存感激,也就更愿意在学习上给予积极的回应。
03 与学生谈心案例1:孙老师的导生A对自己的数学水平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的数学达到了可以自学、自研的程度,所以不太愿意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