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管理认知与情绪.ppt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选)大学生情绪管理认知与情绪 现在是1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导入: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当然,这种美味也逃不过安营扎寨在附近的狐狸们,它们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狐狸们来到葡萄架下。抬头仰望,琳琅满目、晶莹剔透的大个葡萄挂满枝头,狐狸的口水就流下来了。 第一只狐狸开始跳,够不着;咬牙、跺脚、使劲,再跳,还是够不着;再使劲,再跳,葡萄还是高高挂在上面;去周围找找,梯子、板凳、砖头、瓦片、竹竿等,什么都没有。“这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走吧,捉只鸡,喝杯可乐、矿泉水,什么不行嘛!”于是乎,这只狐狸心安理得,哼着小曲,高高兴兴地走了。 第二只狐狸使劲跳,同样也是够不着葡萄,它刚刚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动。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并没有气馁,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够得到。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支撑着它,可是事与愿违,它跳得越来越低,最后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献身做了肥料。 现在是2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第三只狐狸吃不着葡萄,一看到葡萄架比自己高,愿望落空了,便破口大骂,撕咬自己能够得到的藤,正巧被农夫发现,一铁锹把它拍死了。 第四只狐狸也没有办法吃到葡萄,还挺内向,憋在心里,就这样整天压抑、愁眉苦脸,结果抑郁成疾,得癌症而死。 第五只狐狸心想:“想吃葡萄都吃不着,真没用,还活着干嘛,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于是乎,找颗歪脖树,上吊而死。 第六只狐狸,跳了几下,吃不着葡萄,一气之下就精神分裂了,整天蓬头垢面,满大街转悠,口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现在是3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讨论: 1.请分析六只狐狸的命运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2.在你的大学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你的情绪会不好?这样的情绪导致了什么后果? 现在是4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一、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一)情绪反应过度: 愤怒、焦虑过度、过度应激等 (二)情绪反应不足: 忧郁、冷漠(无欲望、无关心、无气力) (三)负性情绪持续时间过长或泛化 (四)不能接受或不可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 现在是5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二、艾利斯ABC理论 生活事例: 两个同学一起在街上走,迎面碰到他们的班主任老师,他俩正要跟老师打招呼,老师没理睬他们,径直走过去了。同学甲想:“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吧。”而乙想:“是不是上次我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麻烦了吧。” 这两个人会有怎样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呢? 现在是6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二、艾利斯ABC理论 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不同的想法引起不同的情绪。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完全由自己控制、负责。 现在是7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二、艾利斯ABC理论 艾利斯的“ABC”理论 A――诱发事件 B――信念:对A的认知、评价或看法 C――情绪的结果或症状 事件本身(A)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C)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B)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现在是8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合理的信念则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ABC”理论图解 现在是9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古时,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出殡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他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出殡的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一下,转念一想: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是好灵。 现在是10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A事件:遇到棺材 前因 B2:棺材是“升官发财”,好兆头 (合理信念) B1:遇到棺材好倒霉(非理性信念) 信念 C2:情绪高涨,文如泉涌,一举高中(积极情绪后果) C1:情绪一落千丈,文思枯竭,名落孙山(消极情绪后果) 后果 现在是11页\一共有29页\编辑于星期五 从前,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了家洗染店。天一下雨,老奶奶就发愁地说:“哎!我小儿子洗的衣服到哪里去晒呀!要是干不了,顾客就该找他麻烦了……”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可老奶奶还是发愁:“哎!看这大晴天,哪还有人来

文档评论(0)

hebinwei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