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污水的回用.ppt

二零二三年 优质公开课污水的回用.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 水处理工程技术 知识点 污水的回用 主要内容 1)回用处理对象 2)污水回用处理系统 污水的回用 污水回用 将废水或污水经 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或生活杂用被称为污水回用。 污水回用的范围很广,从工业上的重复利用水体的补给水和生活用水。污水回用既可以有效地节 约和利用有限的和宝贵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水或废水的排放量,减轻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缓解城市排水管道的超负荷现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和经济效益。 污水回用处理对象 一、回用处理对象 (一)悬浮物的去除 去除二级处理水中的悬浮物,采用的处理技术要根据悬浮物的状态和粒径而定。 污水的回用 (一)悬浮物的去除 粒径在1μm以上的颗粒,一般采用砂滤去除; 粒径从几百?到几十μm的颗粒,采用微滤机一类的设备去除; 粒径在1000?~几?的颗粒,则应采用用于去除溶解性盐类的反渗透法加以去除。 呈胶体状的粒子,则采用混凝沉淀法去除是有效的 污水的回用 (二)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 在生活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经过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多为丹宁、木质素、黑腐酸等难降解的有机物。 污水的回用 (二)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 对这些有机物,用生物处理技术是难以去除的,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处理技术。当前,从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方面考虑,采用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法是适宜的。 污水的回用 (三)溶解性无机盐类的去除 含有溶解性无机盐类的二级处理水,是不宜回用和灌溉农田的,因为这样做可能产生下列问题: ①金属材料与含有大量溶解性无机盐类的污水相接触,可能产生腐蚀作用。②溶解度较低的Ca盐和Mg盐从水中析出,附着在器壁上,形成水垢。 ③SO42-还原,产生硫化氢,放出臭气。④灌溉用水中含有盐类物质,对土壤结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 目前能有效地用于二级处理水脱盐处理的技术,主要有反渗透、电渗析以及离子交换等几项。 污水的回用 (四)细菌的去除 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水质已经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细菌的绝对值仍很可观,并存在有病原菌的可能。因此在排放水体前或在农田灌溉时,应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的主要方法是向污水投加消毒剂。目前用于污水消毒的消毒剂有液氯、臭氧、次氯酸钠、紫外线等。 污水的回用 (五)脱氮技术 脱氮技术可分为物化脱氮和生物脱氮两种技术。氨的吹脱脱氮法是一种常用的物化脱氮技术。目前采用的生物除氮工艺有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系统(A/O)、氧化沟、生物转盘等脱氮工艺。 污水的回用 (六)磷的去除 污水的除磷技术有:使磷成为不溶性的固体沉淀物,从污水中分离出去的化学除磷法和使磷以溶解态为微生物所摄取,与微生物成为一体,并随同微生物从污水中分离出去的生物除磷法。属于化学除磷法的有混凝沉淀除磷技术与晶析法除磷技术,应用广泛的是混凝沉淀除磷技术。 污水的回用 二、污水回用处理系统 污水回用处理系统由3部分组成: 前处理技术、中心处理技术和后处理技术。 前处理:为了保证中心处理技术能够正常进行而设置的,它的组 成根据主处理技术而定。 中心处理技术:处理系统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类是一般的二级处理,即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 泥法或生物膜法),另一类则是膜分离技术。 后处理设置的目的是使处理水质达到回用水规定的各项指标。 三、污水回用处理工艺 据最终出水排放地点和使用目的不同,各工艺可以单独或 者组合使用 (一)传统深度处理组合工艺 (二)以膜分离为主的组合工艺 (三)活性炭、滤膜分离为主的组合工艺 (一)传统深度处理组合工艺 工艺1:二级出水→砂滤→消毒 工艺2:二级出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工艺3:二级出水→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 (二)以膜分离为主的组合工艺 膜分离技术是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它的最大特点是分离过程中不伴随有相的变化,仅靠一定的压力作为驱动力就能获得很高的分离效果,是一种非常节省能源的分离技术。 微滤可以除去细菌、病毒和寄生生物等,还可以降低水中 的磷酸盐含量。 超滤用于去除大分子,对二级出水的COD和BOD 去除率大于50%。 反渗透用于降低矿化 度和去除总溶解固体,对二级出水 的脱盐率达到90%以上,COD和BOD的去除率在85%左右,细菌 去除率90% 纳滤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其操作压力通常为0.5~ 1.0?MPa,纳滤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离子选择性,它对 二价离子

文档评论(0)

189****0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