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卷 第 8期 中国科技论文 Vol. 13No. 8
2018年4月 CHINA SCIENCEPAPER Apr. 2018
川藏公路南线(西藏境)雪崩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杨天军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 京 100013)
摘 要 : 川藏公路南线(含两条支线)雪崩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成灾率高,危害严重,雪崩挟带大量的泥砂石块淤埋公路,堵塞交
通,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通过对雪崩形成机制的研究,借鉴国内外灾害预警技术,提出了创新的雪崩监测预警系统
工作原理和实施方案。重点介绍基于红外和振动等参数的雪崩监测预警系统,以及系统的应用和示范。项目研究成果可减少
或避免雪崩灾害对西藏公路造成的危害,提升公路的通车运行能力,为西藏公路的整治改建提供雪崩灾害科学依据和技术
支撑。
关键词:川藏公路 ;雪崩 ;监测预警;技术集成;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2095 - 2783(2018)08- 0921 - 05
Research on the avalanche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warning technology in south
line of Sichuan-Tibet highway in territory Tibet
YANG Tianjun
{China Academ y o 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B eijin g 100013# China)
Abstract :
mount, high hazard rate# serious damage, and a large number of silt and stone carried by avalanche can burry road and block traf
infrared and vibration parameters is introduced especially#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project research results can reduce or avoid the damage caused by avalanche disaster to Tibet highway# improve the
highway for avalanche disaster.
Keywords :
川藏公路南线海拔3 000〜4 700 m 的山坡上布 分析和对关键指标的监测,及时准确地向人们预报
满了深厚的季节性积雪,冰川和雪崩堆积物遍布该 出雪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规模,使人们能提前安
段,雪崩经常发生。一方面,川藏公路南线雪害(积 排好生产、生活和各项工作,以避免因盲目行动而造
雪、雪崩和风吹雪)除了直接淤埋和堵路阻车,还常 成不必要的伤亡。对雪崩规律的研究,在我国还仅
有毁车伤人事故12];另一方面,雪崩雪有时堵塞河 仅是开始,因此,对雪崩的监测预警,还很难从理论
道,形成临时堰塞湖,溃坝形成的超常洪水淹没和冲 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一个全面和系统的方案]。目
毁路基,影响交通运输。川藏公路南线(含两条支 前,国内外对雪崩的监测主要是通过建立雪崩观测
线)雪崩的研究与防治及监测预警是迄今尚未解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