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李白集版本梳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唐代李白集的编刻 1.魏颢《李翰林集》 天宝十三载(754),金陵,李白把诗文托付给魏颢,让他编集。《李翰林序》“因尽出其问,命颢为集。” 上元二年(761)魏编成,名《李翰林集》,二卷,收诗文44篇,为最早李白集 已佚。 2.贞倩编集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夜郎回到江夏,将手稿交付给随州僧人贞倩。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 手稿未见编次,且下落不明。 3.李阳冰《草堂集》 上元二年(761),李白依当涂县令李阳冰,次年,将手稿付于李阳冰,请他整理文集并写序言。 此集共十卷,非李白诗文全集,而是“章句荡尽”“十丧其九”。 4.范传正《李白文集二十卷》 元和十二年(817),范传正载李阳冰《草堂集》十卷的基础上,重编“文集而是卷”。 文集二十卷,或得之于时之文士,或得之于公之宗族,编辑断简,以行于代。 已佚。 二、宋代李白集的编刻 (一)编辑 1.乐史《李翰林集》 宋真宗咸平元年(998),乐史在李阳冰《草堂集》的基础上,又搜集李白诗十卷,通过反复对比,剔除重复,编为《李翰林集》二十卷,凡七百七十六篇。 后,又将李白撰写的文章搜集起来,编为《李翰林十卷》,共有六十五篇。 贡献:最大程度搜集了当时能见到的李白诗文,且进行分编。 乐史本《李翰林集》 《李翰林别集》在宋初风靡一时。 已佚。 2.宋敏求《李太白文集》 英宗治平元年(1064),常山宋敏求出任平洲知州,因平洲与李白有渊源,决定重辑李白集。 在李阳冰《草堂集》十卷、乐史《李翰林集》二十卷、 《李翰林别集》十卷的基础上,他辑佚李白的诗歌。 a.王溥家藏的《李白诗集》上中二帙,中有乐史未收之诗一百零四篇。 b.唐魏万所纂《李白诗集》二卷,补遗四十四篇。 c.从民间收集遗诗七十七篇。 共计一千零一篇,合编为《李太白文集》三十卷。 编目没有打乱乐史本的目录体系,只是增加了诗歌的数量,使之更加完备。 价值: a.宋敏求本進一步将李白诗由七百七十六篇增订到上千篇,并首次将诗文汇编在一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李太白文集》,以后各种李白集,其内容基本上不出此本范围。 b.它首次对李白诗歌进行了分类整理,将李白诗歌分为二十一类,改变了唐代以来李白诗歌零落散乱的状态。 乐史编《李翰林集》二十卷已佚,但宋敏求的《李太白文集》前二十卷基本上照录乐史的《李翰林集》 ,从中可以窥知乐史《李翰林集》的旧貌。 3.曾巩《李太白文集》 曾巩依照李白生平行踪的先后时间,对宋敏求本所收诗篇逐一进行了考辨,他在李白诗每种分类的题下,注释李白行踪时间,以示李白诗歌编年之意。 4.杨齐贤 李白集的注释 杨齐贤首次对李白诗进行了注释,他的集注本今虽已佚失,但元代萧士赟注李白诗时将杨注部分引入书中,可以从中管窥到杨注的大致面貌。 (二)版本 1.苏本。 由宋敏求增订、曾巩编次的《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本虽然大致编订,但当时似未刊行。神宗元丰三年(1080),临川晏知止出守苏州,得到了宋、曾的编定本,将此书授与信安毛渐校刊於苏州,世称苏本。 由此《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本基本定型,直接影响了后世李白集的编撰与刊刻。 苏本今不存。 根据苏本翻刻的宋本尚有蜀本《李太白文集》三十卷。 2.当涂本。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著录了一种三十卷本的《李翰林集》: “家所藏本,不知何处本,前二十卷为诗,后十卷为杂著,首载阳冰、乐史及魏颢、曾巩四序,李华、刘全白、范传正、裴敬碑誌,卷末又载新史本,而《姑姑苏十咏 》 《笑矣》 《悲来》 《草书》三歌行亦附焉,復著東坡辩证之语。” 李子龙《陈振孙家藏本〈李翰林集〉源流补述》一文认为家藏本编刻于北宋元丰三年至北宋末,所用底本为曾巩编次本,地点就在当涂县,而且这个家藏本即是南宋咸淳本的底本。 3.咸淳本。 南宋咸淳五年(1269),太平州知州江万里请戴觉民编刻《李翰林集》三十卷,书末有戴觉民咸淳己巳年所写的跋语,故世称咸淳本。 故咸淳本编排紊乱,而且改动了曾巩的序文。 咸淳本《李翰林集》三十卷原刊本今不存,但明正德八年(1513)鮑松编的《李翰林集》三十卷即是影刻宋咸淳本,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吴隐影宋刻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贵池刘世衍玉海堂影宋刻本均是影明仿宋咸淳本,与宋咸淳本一脉相承。 咸淳本的祖本极可能是周必大所说的当涂本。 咸淳本与蜀本的区别: 宋咸淳本与宋蜀刻本的源头虽同为曾巩编次本,但在不同时期的流变中还是形成了各自的系统,具有明显的差异。 a.在书名上,宋蜀本为《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咸淳本为《李翰林集》三十卷。 b.在內容上,咸淳本将李白诗分为十四类,而蜀刻本扩大为二十一类。 在宋代所流传的三十卷本李白全集有两个系统: 一个是《李太白文集》,卷一为序、记,卷二到卷二四为诗歌,按二十一类编排,后六卷为杂著。这个本子以元丰三年晏知止苏州刻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