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及其分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窑炉及其分类 英文名称: kiln;furnace;oven 用耐火材料 砌成的用以煅烧物料或 烧成制品的设备。其种类甚多: 按煅烧物料品种可分为 陶瓷用窑炉、水泥窑、玻璃窑、搪瓷窑等。前者按操作方法可分为 连续窑(隧道窑)、半连续窑和 间歇窑。 按热原可分为火焰窑和电热窑。 按热源面向坯体状况可分为明焰窑、隔焰窑和半隔焰窑。 按坯体运载工具可分为有窑车窑、推板窑、辊底窑 (辊道窑)、输送带窑,步进梁式窑和气垫窑等。 按通道数目可分为单通道窑、双通道窑和多通道窑。 一般大型窑炉燃料多为 重油,轻柴油或煤气、天然气。 窑炉通常由窑室、 燃烧设备 、通风设备 ,输送设备 等四部分组成。 电窑多半以 电炉丝、硅碳棒或二硅化钼 作为发热元件 。其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方 便。 此外,还有多种气氛窑、电瓷窑炉等。 窑炉结构是否合理,选型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能量消耗的 高低等,是陶瓷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生产陶瓷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烧成,烧成是在窑炉中进行的。陶瓷生产的窑炉有连续式的(隧道窑)也有间隙式的(倒焰窑),不管是隧道窑还是倒焰窑,其热效率都比较低。效率低的原因除了燃烧损失、散热损失等原因外,重要的一点是排烟损失。烧成隧道窑废气带走的热量损失约占总热量的 20%~40%,而倒焰窑废气带走的热量约占燃料消耗量的 30%~50%。因之回收窑尾废气的热量加以利用是提高窑炉效率的关键。国内隧道窑排烟温度一般在 200~300℃,也有高达400℃,个别倒焰窑的排烟温度可高达 560℃。一方面窑炉排烟带走 大量余热,另一方面为了干燥坯件,一些工厂又另外建造窑炉或锅炉产生热风和蒸汽以满足烘干坯件的要求。采用热管换热器来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加热空气作为烘干坯件的热源,可以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一、隧道窑烟道气余热利用 隧道窑余热回收主要用以加热空气作为烘干坯件的热源,也可作为助燃空气以提高窑炉本身的热效率, 两者的选择可依据各工厂具体情况而定。 二、电瓷厂隧道窑冷却带余热利用 将电瓷厂隧道窑冷却带 400℃~450℃的废气抽出通过热管换热器换热,烟气温度降至300℃,再返回窑炉中烧成带作为气氛膜风使用。被加热的新鲜空气送入烘房,干燥电瓷坯件。 三、 倒焰窑烟道气余热利用 某厂倒焰窑排烟温度为 564℃,实测该窑炉热效率仅为 23%,由于坯件入窑前需要预热烘干, 因之需再建一个烘干窑,以煤作为燃料,燃烧的烟气作为烘干热源。根据计算,如将560℃ 烟气降到 160℃排空,将新鲜空气加热到 60~120℃,其热量足够烘干坯件所用。 陶瓷窑炉污染分析 ? ? 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日用瓷和建筑卫生陶瓷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 年建筑陶瓷产量达 30 亿平方米,占全世界总产量的 40%;卫生陶瓷 6000 万~6500 万件,全国有陶瓷厂上万家,拥有大小窑炉几万条,消耗能源4000 万~5000 万吨标准煤。然而,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能源可采储量 2000 年石油为 2.6 吨、天然气为 1074 立方米、煤炭为 90 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 11.1%、4.3%和 55.4%,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陶瓷行业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能耗占陶瓷生产成本的 30%~40%, 陶瓷的高能耗必然带来高污染,故全国迅猛发展的陶瓷业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特别是陶瓷发展迅速的瓷区及周边地区更为严 重。广东省内除佛山地区外,其他地区,如深圳、东莞、清远、潮州等地及全国各主要瓷区已出现不少有关陶瓷厂烟囱废气污染而造成 附近农民果树及农作物枯死失收等纠纷。另外,窑炉废气易造成酸雨, 广东每年因酸雨损失多达 40 亿元。因此,节能降耗减少陶瓷窑炉污染是陶瓷生产的大势所趋,也是陶瓷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窑炉结构不合理造成热污染据报道,我国共有建筑卫生陶瓷厂3000 多家,有大小窑炉上万座,年耗标准煤近 500 万吨。而能源的利用率仅是美国的一半,即 28%~30%.这些窑炉中,很大部分仍是砖砌式窑墙结构,窑墙厚。早期的隧道窑,窑墙厚达 1~2 米,由于大都是重质耐火砖,导热系数大,故窑墙外表面温度高,有的高达300~400℃,不但造成了热损失,降低了窑炉的热效率,还造成严重热污染。如车间窑炉旁温度高达几十摄氏度,造成车间环境恶劣,严重影响窑炉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现在很多辊道窑,辊棒日夜辊动, 使填塞的保温棉辊成孔洞漏热,特别是正压操作,火焰从孔洞两边喷出,辊棒附近温度高达 300~400℃,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热污染。还有便是大多数的梭式窑,由于结构及烟气的排出没有经过余热回 收,大多数的梭式窑尾气在 600~860℃,不但大量的热从不锈钢板所弯制的烟囱排出,而且由于烟囱外壁的辐射对流把大量的热散失在车间周围引发热污染。由于热耗增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