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菉竹山房 吴组缃 一、作家介绍 1、生平 吴组缃(1908.4.5-1994.1.11 )原名吴祖襄,字仲华,安徽泾县茂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1908年4月5日出生于塾师兼商人的家庭。在宣城、芜湖、南京读中学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对新文学产生兴趣,开始在《觉悟》(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与《妇女杂志》上发表《鸢飞鱼跃》等短篇。 1929年前后,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也影响到吴家的经营,父亲在家境败落中忧愁致死。现实中的变故促使吴组缃从理论上寻找答案。考入清华大学(1929年秋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后,在其兄吴半农等影响下,注意钻研社会科学著作,并在“九·一八”以后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和“反帝同盟”。这时期发表在《清华周刊》、《文学》月刊上的小说,从《离家的前夜》到《菉竹山房》、《卍字金银花》,大多表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妇女、青年的压迫,艺术上显示出含蓄严谨、细致精微的特色。 茅盾的《子夜》的出版开扩了吴组缃的艺术视野,他开始有意运用科学观点解剖社会生活的各种断面,在《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以及速写《黄昏》等;并以圆熟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凄厉郁怒的生活画面,真实有力地表现出30年代中国农村急剧破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赢得了文坛的赞誉。这些作品收入《西柳集》(1934)和《饭余集》(1935)。 1935年1月起,吴组缃应冯玉祥的邀请,担任国文教师和秘书,长达12年之久(有间断)。在此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鸭嘴涝》(又名《山洪》,1946)和《铁闷子》等短篇,反映农民、士兵抗日意识的觉醒。1946至1947年随冯玉祥访美,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史和古典小说研究等课程,发表过《〈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关于古典作家的世界观》、《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理论》等论文。 抗战期间,吴组缃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等职。 2、作品 《西柳集》(小说集) 1934年7月,上海,生活书店 《饭余集》(小说散文集) 1935年12月,上海,文化生活书店 《鸭嘴涝》(长篇小说) 1943年3月,重庆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出版,1946年改名《山洪》,由上海星群出版公司再版 《吴组湘小说散文集》 1954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说稗集》(古典小说论评集) 1987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宿草集》(小说集) 1988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拾荒集》(散文集) 1988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苑外集》(文艺评论集) 1988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元文学史稿》(与沈天佑合著) 1989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组缃的小说创作 吴组缃是这样一个作家: 他在北平清华大学中文系和研究院时,受朱自清、郑振铎、闻一多等前辈的指教和熏染,带有北平作家讲究技巧和功力的作风;他又研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著作,对茅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坛的创作颇为关注,不乏左翼文学的进步思路。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他是北平作家群和左翼文学艺术作风的别具一格的遇合点。这种双重的艺术素质,造就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二三十年代吴组缃开始小说创作之时,各种文学流派争奇斗胜。吴组缃在摸索中前进,当然也受到了这些流派的影响。他的小说既兼收并取,又别出心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五四以来诸多小说流派的汇合。 其中,有问题小说对社会弊端和人生百态的认真思考,也有乡土小说对故乡的眷恋伤感,甚至还有一点自我小说的苦闷、心理分析小说对内心世界的坦露。 吴组缃的小说创作是以量少质高著称的 ,他的作品具有以下特征: 地方风物和乡音土调的融合,散发着一种似不着力,而又拂之难去的乡土气息。 善于点染人物风姿神韵,异常敏捷地捕捉人物深层心理,有别于鲁迅的融汇万象,也有别于郁达夫的激情飞泻 结构新颖而严整,平实而和谐,但又显得才华风发。 二、作品赏析 1、写作背景 作品完成于1932.11.26,发表于1933年1月《清华周刊》,当时: (1)我国已经受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洗礼,大城市中的人们思想出现转变; (2)我国农村有冥婚习俗存在。 作者出身于安徽农村,自小耳闻目睹了旧传统吞噬活生生的青年男女的许多故事.到北京读书后,尽管“过的是电灯电影洋装书籍柏油马路的另一世界的生活”,但想起以往落后,闭塞的乡下,作者更是感慨万千。 虽然已经过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十年代的中国,除了一些大城市稍有变化之外,广大的农村一切如昨.封建礼教,封建意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