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9卷 第 1期 城 市 学 刊 Vol. 39 No. 1
20 18年1月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Jan. 2017
基于城市韧性理论的旧城改造与更新研究
1 1 2
柴海龙 ,程 艾 ,余小芳
(1. 西南交通大学 建筑与设计学院 ,成都 611756 ;2. 四川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 ,成都 611130 )
摘 要:城市旧城区在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逐渐呈现出空间破碎、功能紊乱、业态滞后等问题。城市
韧性是城市系统重要的自我修复机制,通过系统化地研究外部组织与内部重构逐渐实现区域的空间整合与功
能重组。将韧性理论应用于旧城改造 ,可通过韧性对区域内部资源的重组与优化以及外部资源的拓展与整合,
逐步实现在空间布局、用地调整、业态提升等方面的提档升级,进一步建立起研究区历史文化、生产经营、
生活环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空间韧性 ,从而抵御外部冲击,实现自我修复。
关键词 :城市韧性;韧性空间 ;旧城改造;旧城更新
中图分类号:TU 984.1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8.01.018
文章编号 :2096-059X (2018)01 –0090 –05
一个城市的旧城区是在岁月中经历了消亡、 而合。结合以上论述 ,本文认为 ,旧城改造与更
演变并保留下来的重要城市文化遗产 ,它是居民 新的核心是在历史价值挖掘的基础上 ,内部空间
延续生活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区域重要 自组织更新与外部空间功能交互的共生,从而达
的时空特征,也是增强城市辨识度的重要名片 。 到旧城的复苏乃至整个城市文化灵魂的重生。
然而在政府现有的城市建设意识下 ,历史文化街
一、韧性理论基础研究
区的 “价值”[1]挖掘远没有新城区建设来得立竿
见影 ,因此,对于旧城区的改造往往浮于表面 。 (一 )韧性的起源及概念
旧城区的改造与更新,不单单是 “囚笼式”的历 韧性 (resilience )源于语源学 ,词源为拉丁
史街区的保护 ,而忽略了与周边区域的互动与交 语中的“resilio”,意为“恢复或复原到最初状态”。
流 ,也不是沿街风貌的重塑与业态管理 ,而忽略 19 世纪 ,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进程,韧性最初被西
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再生;更不 方国家运用于机械工程领域 ,用来描述在外力作
是粗犷式的推翻重建 ,而忽略了旧城区的历史价 用下金属的 “变形 -复原”能力 ,即 “工程学韧
值与文化传承 ,这样的旧城或者已经死亡 ,或者 性”。1973 年 ,美国学者霍林 (C. S. Holling )首
正逐渐消亡 ,即便改造过后也只是一具没有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市地震安全_为了安全和永续发展_郭媛.pdf
- 城市规划中实现韧性构建_日本强韧化规划对中国的启示_邵亦文.pdf
- 城市化的韧性思维_王昕晧.pdf
- 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的定量评估方法研究综述_李亚.pdf
- 城市抗震韧性评估研究进展_翟长海.pdf
- 城市韧性_基于_三度空间下系统的系统_的思考_方东平.pdf
- 城市韧性的定义评述_MEEROWS.pdf
- 城市韧性与城市出口_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王世平.pdf
- 持续增长背景下大都市空间的_再均_省略_056的悉尼大都市战略规划的启示_朱金.pdf
- 从防震减灾角度谈韧性城市建设_闫远芳.pdf
-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灾后重建策略_李纯.pdf
- 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大庆市道路交通空间韧性策略研究_马令勇_王振好_梁静_王博.pdf
- 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灾害防治研究回顾与展望_杨敏行.pdf
- 基于韧性城市视角的冰雪天气下路网恢复问题研究_王晶.pdf
-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的长三角地级城市韧性度评价_孙阳.pdf
- 基于适应性周期的韧性城市分类评价_省略_海绵城市与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为例_郑艳.pdf
- 加强_韧性城市建设_降低公共安全风险_胡啸峰.pdf
- 建设韧性城市共筑北京安全之都_任利生.pdf
- 迈向韧性城市的灾害治理_基于多案例研究_周利敏.pdf
- 面向风险治理的社区韧性研究_刘佳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