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遗传信息的载体.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信息的载体 • 从遗传规律的提出到遗传物质的发现经历了80年 1865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 1869年,米歇尔分离出了核酸 1879年,弗来明发现了染色质 1910年,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944年,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格里菲斯发现细菌转化现象  艾弗里-麦克劳德-麦卡蒂实验证明 DNA是肺炎球菌转化的遗传物质 弗雷德里克·格里菲斯 (Frederick Griffith) 奥斯瓦尔德·埃弗里 科林·麦克劳德 麦克林恩·麦卡蒂(Maclyn McCarty) (Oswald Avery) (Colin MacLeod) (with Watson and Crick) 细菌转化实验 1928,Frederick Griffth SⅢ型菌:有多糖荚膜,致死 RⅡ型菌:无荚膜,不致死 正常的RⅡ +灭活的SⅢ 产生荚膜,致死 细菌转化:受体菌(RⅡ )直 接吸收了来自供体菌(SⅢ ) 的遗传物质,并获得供体菌 相应的遗传性状(致死性)。 Avery-MacLeod-McCarty实验 解析遗传物质 (1944) 多糖 × 脂类 × RNA × DNA √ 蛋白质× 正向依据:加入DNA ,可引起R型向S型转化 反向依据:降解DNA ,转化作用不复存在 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原理的解释 S 含有Cap 的DNA片段整合入R型细菌基因组  赫希-蔡斯实验再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艾尔弗雷德·赫希 玛莎·蔡斯 (Alfred Hershey ) (Martha Cowles Chase) DNA是遗传物质的再次证明 Hershey and Chase (1952) 蛋白质有硫而 没有磷 -35S -32P DNA有磷而 没有硫 蛋白质留在细胞外(上清) DNA进入细胞(沉淀) 遗传物质的其它载体-RNA H. Fraenki-Conrat B. Singre (1957) A型病斑 B型病斑 存在于动物体内的RNA病毒 H1N1病毒 SARS病毒 随堂即时问: 以下侵染动物的病毒中,不属于RNA病毒的是: A. 非洲猪瘟病毒 B. 禽流感病毒 C. 人类SARS病毒 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1、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而染色体直接与遗传 有关。 2、细胞核内DNA含量稳定,并且与体细胞数目存在 平行关系。 3、DNA在代谢中较稳定,不受生物体的营养条件、 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4、作用于DNA的一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生物因素都 可以引起生物体遗传特性的改变。 遗传物质的基本特征 能完成自我复制 能控制性状的形成 能引起可遗传的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