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苏木苇子坑嘎查萨满文化论析
?
? ?
?
?
?
?
?
?
?
? ? ?
?
?
?
?
?
从苇子坑嘎查(生产队)到伊敏苏木(乡),要穿过伊敏镇。很早就听说苇子坑噶查有一位叫希达布的老人,他对萨满及萨满文化深谙明理。我们到达伊敏苏木正值雨季,雨水接连下了几天,到苇子坑的路已经被河水淹没,我们此行是否能够见到希达布老人,还是一个疑问。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我们结识一位叫陶克的鄂温克族大哥,他听说我们从北京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草原深处,调查鄂温克族萨满文化,非常感动,竭尽全力帮助我们。
一 幸遇向导
2012年7月25日,早晨4点多钟,草原上日照充足的阳光从窗外射进屋里,尽管窗帘被一层厚重的帆布遮挡着,仍然遮不住早晨强烈的光线射出火热的光亮直勾勾地照在脸上,火辣辣的灼热,虽然睡意绵绵,但是那光亮灼人的晨霞扰得你无法入睡,外面不断传来牛群到河边喝水吃草的叫声,拖拉机、摩托车的声音也从四方奔来。牧区的人起得真早!5点多,陶克大哥叫了一辆小面的来接我们到伊敏镇他家里吃早餐,我们正和衣躺在床上,大哥那清脆的声音飘进房里,“起来了吗?到我家吃早饭!”随着这一声招呼,我赶快从床上爬起来,到门口大家共用的洗脸盆里洗一把脸,背上早已准备好的双肩包跑到门外等候。没过几分钟,我们几个人纷纷带着大包小裹地集合好,接我们的面包车是白色的,车厢里有六个座位,我们先把东西放好,然后一一落座。汽车驶出伊敏苏木,绕过伊敏煤矿华能发电厂,大概行驶20多分钟,我们来到伊敏镇,这里住着大量在伊敏矿工作的煤矿工人,一排排楼房整齐地排着,商店、饭店应有尽有,四川、福建等南方人在这里做买卖的摊位赫然入目,小镇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
我们先到大哥家把东西存放好,顿时感觉浑身利落轻松多了,连日来的疲惫立刻消失,这时真有回到家的感觉。我们简单喝了茶水,与大嫂稍作寒暄,大哥就说“走,我带你们到一家此地有名的早点铺吃早餐”,话音刚落,我们就步出房门,拐了几个弯,绕到一个热气腾腾、茶香四溢的小平房。刚进去发现里面足有50多平方米,然而却座无虚席,甚至有的人还站在一旁等候,我心里顿生疑惑,“远在天边的伊敏镇人,很珍惜早晨宝贵时间啊”,看来他们为了节省时间在外面吃早餐已经形成当地的一种生活习惯。从人们的装扮来看,就餐人大多为农民、矿工,牧民很少,早餐的品种有奶茶、烧饼、包子、豆腐脑、大米粥、小米粥,还有花生、凉拌黄瓜、海带丝、芹菜、豆腐丝等各种小菜。我们稍等几分钟,发现前面还有十几个人在排队,由于我们早已饿得饥肠辘辘,大家当即决定到另外一家早餐铺就餐。我们走过一条马路,来到街对面的一家早餐铺,显然这里比刚才那家早点铺清静多了,而且服务方式是自助餐,每人5元,鸡蛋、小米粥、大碴子粥、绿豆粥、烧饼、油条、咸菜,应有尽有,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早餐,8点整返回到大哥家。
二 勇过独木桥
到大哥家之后,我们就准备到伊敏苏木苇子坑嘎查采访当地萨满的各种调查用具。我把摄像机、录音笔、照相机、电池等必备调查用具,一一仔细检查一遍,装进包里,然后又穿上大哥特意给我找来的胶皮水靴。大哥说,前一阵雨水大,从伊敏镇到苇子坑的木桥已经被淹没,没有汽车能开过去,所以他找了两位朋友,骑摩托把我们带过去,怕万一掉在水里,让我们穿上水靴子。我们一行四人,先租了一辆小面包车,把我们送到去苇子坑的河边。路途中在一家超市停下来,我们给被访者按当地习俗买了几瓶罐头、草原白酒、烟、点心以及香瓜、西瓜、桃等水果,面包车行驶了20分钟,顺利到达河边,大哥和他的朋友早已等候在哪里。刚到河边,我就看到伊敏河上悬浮着一座用木头搭成的桥,横跨在伊敏河上,木桥离水面仅有半米,看到此景,我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心想:骑摩托车从上面过去,岂不是随时都有掉进河里的可能?据说,河的最深处有2米多啊!看来,危机四伏,险情丛生啊!正当我犹豫不决、心里惴惴不安的时候,大哥毫无惧色,笑呵呵地高声喊道:“快点,坐在摩托车后面,扶住我。”说时迟那时快,我刚坐到后座上,大哥轻声地说:“把住我!”话音刚落,只看他一踩油门,飞快地从桥上驶过去,还没等我寻思过味,摩托车已经安然停在河对面,回头望过去,只见那木桥左右摇摆,大概15分钟后,才停稳,接着另一辆摩托车又风驰电掣地驶过来。就这样,大家都过来后,一辆大拖拉机在岸上等我们,这辆拖拉机是一机多用,秋冬季节运送牛羊、牧草,平时载人到镇上购物或走亲访友,车身高有2米,上到车斗里,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开始我自己上,反复上了几次也没上去,后来,有人在下面托、上面有人拽,才连爬带蹬地好不容易上去。上去之后,司机一再强调要紧紧抓住车斗前面的横把,开始我还真没在意司机的话,只是简单地触摸,当拖拉机在平坦的草原上飞驰前行时,我差一点从车斗的前面甩出去,我立即警觉起来,死死地用双手抓住横把,把整个身子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