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终审版.doc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终审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终审版 一、前言 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一项中医传统技术,在我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技术操作规范不规范、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应用效果参差不齐、安全性难以保证。为了推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保障民众的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从事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的中医师、护士、药师等医疗人员。 三、技术操作规范 3.1 贴药前的准备 3.1.1 常规检查 在贴药前,应仔细问询患者有无过敏史、药物史等,认真查看相关病历和体检报告,以及检查病人的皮肤情况,了解患者自身状况,判断是否适合贴贴敷。 3.1.2 选择药材 根据患者的病症及中医四诊,选用适当的贴膏方并提取药材制成膏状,通常采用水蜜丸研磨贴敷法制作贴膏。药材应选用正规生产的、符合药典规范的材料,同时需要按照处方选用合适的材料,禁止使用禁药、毒药和有毒杂质的药材。 3.1.3 准备用具 准备好需要用到的用具,包括手套、医用棉签、棉片、消毒纱布、消毒水等。同时,还要准备好需要贴的敷料,如透气性好、无菌、柔软的棉质贴敷物等。 3.2 贴药技术要点 3.2.1 准备贴敷物 在开始贴药前,患者应该先暴露贴敷部位的皮肤,切记要保持皮肤干燥。此外,应选择透气性、抗菌性好的贴敷物,贴敷部位应光洁平整。 3.2.2 贴敷穴位 根据病情及中医四诊,选取合适的穴位贴敷。穴位应选取具效的经穴、筋穴、肌肉穴、络穴等。在位置选择和穴位标注上,应遵循中医学相关规范。 3.2.3 涂敷贴膏 涂敷贴膏时应戴上手套以确保膏剂不被污染。在准备好药品后,将适量药膏涂抹在贴敷物上,按照贴敷物尺寸和涂敷量的比例进行涂敷。 3.2.4 粘贴贴敷物 将涂有药膏的贴敷物贴于相应穴位上,用手指顺着贴敷物逐渐将其与皮肤贴合。贴敷物应尽量平整,部位不能有空隙,同时贴得不要太紧或过松,以免影响穴位的正常活动或外伤皮肤。 3.2.5 固定和保护 贴敷早期可能会因外界原因(如活动、沐浴等)而脱落,应在粘贴后用敷料或胶带固定。贴敷物在贴敷过程中若有松动,应及时调整。进行贴敷时,需要告知患者,在贴敷的地方不能进行强烈的活动,以避免引起不适。 四、注意事项 4.1 贴敷的时间 冬病夏治三伏贴应在三伏天(即夏季二十四节气中“小暑”、“大暑”、“立秋”三个“伏天”)进行,每次贴敷时间一般为 8 小时。贴敷结束后将贴敷物及时撤下,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4.2 贴敷部位选择和禁忌 贴敷时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部位和穴位,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同时,应注意禁忌病症,如出血性疾病、皮肤损伤、热性疾病、过敏体质等人士均不适合贴敷。 4.3 贴敷药膏的选择 在使用贴敷膏时,必须选择正规的中药制剂,保证质量安全。使用过期或者不规范的材料制成的贴敷膏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4.4 规范操作 医务工作者在进行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操作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步骤和操作要点,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总结 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一项传统的中医技术,正确使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但是,由于操作不规范、知识水平偏低等原因,使得应用效果参差不齐、安全性难以保证。因此,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培训,规范技术操作规范,可有效提高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为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文档评论(0)

清风徐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30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