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变迁 第一节历代经济区域演变趋势 (农业经济区) 一、黄河中下游农耕区的形成、发展和兴衰 农业是古代文明的标志,是整个古代世界决定性的生产部门。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境内除了部分草原、沙漠、高寒地带外,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北起松辽平原南至珠江流域都已经有了原始农业。 黄河流域中下游农业产生的考古发掘:大地湾文化遗址(7800)、寺洼文化、仰韶文化、磁山、裴李岗文化(前5500)、陕县庙底沟文化(前2700)、龙山文化等。证据是什么? (一)关东农业区 关? 关东地区的范围:主体部分黄河下游华北平原,还包括以洛阳为中心的大河南北地区,即历史上的三河地区(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西结关中盆地。 先秦时期关东农业的起源与初步形成 新石器时代:刀耕火种到耜耕业,多分布在黄河下游巨大冲击扇顶端,即华北平原西缘、太行山山脉、豫西山地交界处。 夏商周时期:二里岗遗址、郑州商城、安阳殷墟以及河北邢台、邯郸、石家庄等夏商文化遗址,反映了关东地区农业由山麓向东部平原地区发展的趋势。殷墟甲骨文有了黍、麦、禾、稷等文字记载,还有《诗经》等文献为证。 秦汉发展时期关东农业的形成 华北平原北部和中部地区缓慢发展。 气候因素、燕鱼盐枣栗之饶,督亢陂(逐洲、新城),东汉北京地区(今顺义)8000顷水稻。 中部,黄河的自由泛滥,秦汉因堤防修建,广阔的平原被开垦,冀州“民人殷盛,兵粮尤足。” 魏晋时期关东农业的缓慢发展 历史背景: 缓慢发展的表现() 隋唐及其以后关东农业区的变革 前期平原多开垦,长安洛阳京师粮食多依赖河北地区供给。 安史之乱直达后,河北战火不断,环境恶化、水利灌溉设施破坏,土壤盐碱化。 《宋史》”河北为天下根本,地方千里,古号丰实。今其地,三为契丹所有,唐至德后,渠废,漳水累遭决溢,今皆斥卤不可耕。猛安谋克:骄纵奢靡,不事耕稼。 元明以来关东地区农业缓慢恢复 元代隶属于腹里地区,不少农田开辟为牧场,蒙古军、探马赤军驻守京师。脱脱曾兴修水利,明代的徐光启等在京津地区开发水田,清代雍正时期在海河平原上开发水利,但效果不太理想。 自宋以后战事日多,黄河多次北决,元明以来平原东部黄河已成悬河,土壤盐碱严重。 黄淮平原的历史农业开发 地域范围:豫西山地和鲁中山地之间。古代兖豫。从东西两山麓向平原地区相对迈进的趋势。 历史基本特点: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粟、桑麻、稻、稷。先秦粮食生产地,汉代持续繁荣,魏晋衰落,唐代再度成为粮食生产基地“大河南北,衣食之源”。宋代以后走下坡路“土广人稀,所在萧条”。 关东农业开发的基本特点 历史分界点? 趋势?原因? (二)关西农业区 地域范围: 文化遗存:仰韶文化 粟、菜籽、家畜 历史基本特点:周人、多种农作物、稷、稻、麦、豆 战国秦国的农业发展:措施、工程、天府。 秦汉时期:天下陆海“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水利:郑国、白、漕、六辅渠、龙首。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犁耕、代田法。 东汉魏晋衰落。 隋唐以来关西农业区的发展演变特征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业受朝廷格外重视。但“所出不足以供京师”。 原因:人口(300多万,80余万)“地狭人稠,耕植不博”。 环境(淤浅、含沙多,水口抬高) 贵族庄园 水磨等对水利破坏。 陇右经济开发 元明以后“不获水利,民弗蒙利” 清代以来 干旱小麦、玉米成为大面积种植的作物。 第二节 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 一、长江流域农业开发 1、农业起源早于黄河流域: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距今9000年,水稻 重庆巫山大溪文化,湖北京山屈家岭文化,浙江余姚 文化 稻作农业。 2、主要农业区的形成与演变 主要农业区:成都平原、两湖平原、太湖平原、东南丘陵。 成都平原:古蜀国 西周杜宇“教民务农,以汶山为畜牧”。 战国时期:“土地肥美,江水沃野,山林竹蔬之饶。司马错600斛,船万艘伐蜀。 秦汉时期,成都平原水利工程兴修,保障了优越自然环境下的农业发展。文帝时期,文翁扩大了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自汉以后,有“天府”美誉。 隋唐、五代、宋、明清一直农业发展势头不衰。元代宋蒙战争、明末清初一度受创。 唐安史之乱,明初湖广填四川、清初湖广填四川 。乾隆年间成为全国米价最低的地区(郭声波《四川农业地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围产期降压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南(2025年)解读.pptx VIP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2024年06月四级真题听力双语原文(第2套).pdf VIP
- 传染病透析患者隔离制度.pptx
- 2025年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培训.pptx VIP
- 企业承包合伙协议利润合同7篇.docx VIP
-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6《Rain or Shine》(Section B 1a-1d).pptx VIP
- 2024年06月四级真题听力双语原文(第1套).pdf VIP
- 2024水库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ocx
- 二编第五章、东汉辞赋.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