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苹果斑点落叶病
Apple Alternaria Blotch
1956年在日本岩手县南部地区首先发现苹果斑点落叶病,2年后扩大到全县,以后在长野、青森、福岛、秋田等县也先后发生危害。我国自70年代后期开始有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危害的报道,80年代以来在渤海湾、黄河故道、江淮等地的苹果产区普遍发生,成为目前苹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许多苹果园病叶率高达90%以上,落叶率为20%~80%,造成当年果个小,严重影响树势和次年的产量。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嫩枝及果实。叶片发病后,首先出现极小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直径3~6mm的病斑,病斑红褐色,边缘为紫褐色,病斑的中心往往有1个深色小点或呈同心轮纹状。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见墨绿色霉状物。发病中后期,病斑变成灰色。有的病斑可扩大为不规则形,有的病斑则破裂成穿孔。有时,在后期灰白色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二次寄生菌)。展叶20d内的嫩叶最易受害,在高温多雨季节病斑扩展迅速,常使叶片焦枯脱落。
内膛的一年生徒长枝容易染病。染病的枝条皮孔突起,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褐色凹陷病斑,多为椭圆形,边缘常开裂。
果实受害,多以果点为中心,产生近圆形褐色斑点,直径2~5mm,周围有红晕。病斑下果肉数层细胞变褐,呈木栓化干腐状。幼果和近成熟的果实均可受害发病,出现的症状不完全相同。病果往往受二次寄生菌侵染而发生腐烂。
病原
学名:病原为链格孢苹果专化型Alternaria alternata f.sp.mali,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异名有:A.mali Roberts,Phyllosticta pirina Sacc.,A. tenuis f.sp.mali,Phyllosticta mali。在苹果斑点落叶病研究的前期国外将其病原菌定为A. mali的强毒株系。李多川、张天宇等(1993)将其学名修正为A.tenuis f.sp. mali;日本的霜村等(1993)认为病原应为A.alternata的一个致病型;朱虹(1995)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斑点落叶病菌在形态、生物学特性和侵染规律上与日本报道的基本一致,当属同一种,因此将其定为A.alternata f.sp.mali。以往认为Phyllosticta pirina是可导致斑点落叶病的一个独立致病菌,但近期的研究认为它是寄生在苹果斑点落叶病病斑上的二次寄生菌。
病原形态: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束状,暗褐色,弯曲多胞,大小为16.8~65.0μm×4.8~5.2μm。分生孢子顶生,5~13个(通常5~8个)串生,形状变化极大,为倒棍棒状、纺锤形、卵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有的分生孢子先端有喙,有的则没有。分生孢子为暗褐色,有1~7个横隔,0~5个纵隔。孢子大小变化也很大,为5.0~20.0μm×10.5~60.0μm,表面光滑或有小突起。
病原生物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5℃,适温28~30℃;pH范围为2~10,最适为pH7。分生孢子形成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与菌丝生长的大体一致。朱虹(1995)试验表明,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于15~30℃均可萌发,其中以24~28℃下萌发率最高。在碳素营养上,病菌通常无选择性,在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上菌丝均生长良好;在氮素营养上,以硝态氮为好,也能有效地利用天门冬素。有研究发现,病菌在光照条件下比光照-黑暗交替和黑暗条件下生长速度快。另有人研究发现,黑光灯(光波长360~400nm)照射能促进产孢,而自然散射光则抑制产孢。孢子在清水中发芽良好,在苹果组织(果实和叶片)液中的萌发率更好,说明苹果组织液对孢子萌发具有激发作用。
病原菌生理分化:研究发现,不同菌株的致病能力有很大差异,有的致病能力极强,甚至在无伤接种情况下,也能使过去认为的抗病品种如红玉、金冠、国光等感病;致病能力弱的菌株只能在有伤的情况下才能使上述品种感病。这说明,在链格孢苹果专化型中可能存在生理分化现象,而且随着栽培品种的变化,可能会出现致病力不同的新的生理分化型。对胶东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标样进行了病原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获得了2个不同菌系,标记为A1和A2。两者在形态上无显著差异。在PDA培养基上,A1菌落正面墨绿色,气生菌丝很少,大量产孢;A2菌落正面灰白色,气生菌丝旺盛,产孢量少,一般为A1的1/5左右。孢子悬浮液无伤接种红富士、金帅、新红星3个品种的新梢叶片,发现A2的致病性显著强于A1。调查发现田间不规则大型枯斑多由A2所致。研究中还发现,A1菌系的分离频率明显高于A2,而且比较稳定,A2菌系在黑光灯连续照射下易向A1变异。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内存在生理分化现象,且极具有变异性。
病原菌致病性:病菌对苹果的致病性主要是产生致病毒素和一些酶类。链格孢苹果致病型能产生多种真菌毒素,其中主要是寄主专化性毒素A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英翻技巧译第一讲词类转译法.ppt VIP
- 基于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pptx VIP
- DB11_T 1834-202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ocx VIP
- 押车借款合同范本3篇 借款抵押车合同范本 .pdf VIP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A Chapter 3 People who help me 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pptx VIP
- 矿井建井地质报告.doc VIP
- 医院门诊服务优化与创新体系构建ppt课件.pptx
- 基于课程标准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阐释与实施要点.docx VIP
- MES智能制造实施技术方案及项目推进计划.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