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带孔蒙皮局部优化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飞机带孔蒙皮局部应力优化设计 探究有效的方法,以减缓应力集中,提高构建的承载力量和使用寿命,对于工程实际问题格外重要。一、带中心孔平板应力集中优化设计模型参数正方形薄板 2m 探究有效的方法,以减缓应力集中,提高构建的承载力量和使用寿命, 对于工程实际问题格外重要。 一、带中心孔平板应力集中优化设计 模型参数 正方形薄板 2m×2m ,厚度 t=0.5m; 材料为硬铝,弹性模量 E=7.2×1010N/m2,泊松比 μ=0.32; 边界条件:薄板底边沿载荷方向的位移为0,薄板顶边受到均布载荷 q=1000 N/m2。 薄板圆孔应力集中探究 2.1 无限大板圆孔应力集中的弹性力学理论 在平板宽度和圆孔直径的比值无限大时,在极坐标(?,?)中,应用弹性力学理论可 以 知 道 : 沿圆孔边,在孔顶部和底部,即?=R 沿圆孔边,在孔顶部和底部,即?=R 和 ?=±90°,有最大应力 ,即应力 Ansys 模型计算 图错误!不能识别的开关参数。建模和网格划分 以r=0.1m为例说明计算结果: 图错误!不能识别的开关参数。 r=0.1m 的应力云图 经过 ansys 计算得到的结果如下: 半径 r/m 0.5 0.4 0.3 0.2 0.1 0.05 最大应力 5 3193 2982 2852 应力集中系数 5.012 4.074 3.521 3.193 2.982 2.852 作出应力集中系数随半径变化的图线如下: 可见,应力集中系数随着半径的减小而渐渐减小,当半径 r0.1m 时,应力集中系数3。当孔径 r=0.1m,根本可以模拟无限大板的抱负状况了。 2.2 弹性力学理论验证 依据弹性力学理论可知,无限大板中心孔最大应力集中系数为 3,与孔径无关。下面通过连续减小孔径来验证这个结论: 半径r/m 0.04 0.03 0.02 0.01 0.008 0.006 最大应力 2941 2937 2933 2932 2931 2930 应力集中系数 2.941 2.937 2.933 2.932 2.931 2.930 作出应力集中系数随半径变化的图线如下: 可见,当半径足够小时,应力集中系数随着半径的变化根本不变,大约是 2.93,与理论值有肯定的误差,这可能是计算软件不够准确造成。在无视软件计算误差的状况下,可以认为验证 了弹性力学的结论。 平板圆孔应力集中优化探究 模型参数 正方形薄板 2m×2m ,厚度 t=2m;中心孔孔径r=0.1m; 材料为硬铝,弹性模量 E=7.2×1010N/m2,泊松比 μ=0.32; 边界条件:薄板底边沿载荷方向的位移为 0,薄板顶边受到均布载荷q=100 0 N/m2。 模型未优化前的应力云图如上文图 1 所示。 3.2 单孔优化问题 工程实际中,常常通过在薄板上再打一个关心孔的方式来减小中心孔的应力集中。简洁知道, 小孔的位置和大小是影响优化效果的关键因素,并且小孔的孔径和与大孔孔心的距离之间存 在耦合。下面对角度、孔径、孔心距三个因素分开争论。 角度影响 〔此时小孔孔径r=0.05m,与中心孔孔心距为 0.5m) 以角度 120°时的计算结果说明过程: 图错误!未定义书签。角度 120°时的优化应力云图 Ansys 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半径 r/m 90° 105° 120° 13 5° 150° 165° 180° 最大应力 2945 2969 3 3075 3009 应力集中系数 2.945 2.969 3.045 3.172 3.213 3.075 3.009 作出应力集中系数随角度变化的图线: 可见,当角度为 90°时,应力集中最小,即优化效果最好。 得出结论:假设用打一个小孔的方法来优化时,应将小孔打在和大孔轴心连线与载荷平行的角度上。 孔间距的影响 (此时小孔在90°位置,孔径为0.05m) 以孔间距0.25 为例说明计算过程: 图错误!不能识别的开关参数。 孔间距 0.25优化时的应力云图 Ansys 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孔间距/m 0.5 0.45 0.4 0.35 0.3 0.25 0.2 最大应力 2945 2917 2914 2906 2901 2888 2905 应力集中系数 2.945 2 . 9 17 2.914 2.906 2.901 2.888 2.905 作出应力集中系数随孔间距的变化图线如下: 可见,当孔间距为 0.25m时,应力集中最小,即优化效果最好。 但由于此处数据间隔取得大,结果不准确,需要进一步细化步长,找出相对准确度的结果。 下面在孔间距为0.25 四周细化步长,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孔 0.24 0. 2 0.250 0 .25 0.255 0.257 0 . 26 0.26 0.26 0.2 0.2 间 5 47 3 0

文档评论(0)

老狐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