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梁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及抱箍试验.docx

高速公路桥梁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及抱箍试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高速大路桥梁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及抱箍试验 一、施工设计说明 〔一〕、工程简介 高速大路****有桥梁 2 座。墩柱为两柱、三柱及四柱式构造,墩柱上方为盖梁,如图1 所示。本图尺寸为其中一种形式,该盖梁设计砼 43.4 立方米,计算以该图尺寸为依据,其他尺寸形式盖梁施工以该计算结果相应调整。 图 1 盖梁正面图〔单位:cm〕 〔二〕、设计依据 1、大路桥涵钢构造及木构造设计标准〔JTJ025-86〕 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3、其他相关资料及本单位以往施工阅历。二、盖梁抱箍法构造设计 〔一〕、盖梁模板底模支撑设计 在盖梁底模下部承受间距 1m 工 14 型钢作横梁,横梁长 3.7m。横梁底下设纵梁。 〔二〕、纵梁设计 在横梁底部承受单层;两排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mm ×1500mm,〕连接形成纵梁,长18m,两排贝雷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 140mm。贝雷片之间承受销连接。纵、横梁以及纵梁与联接梁之间承受U 型螺栓连接;纵梁下为抱箍。 〔三〕、抱箍设计 承受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6mm〕制成, M24 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 50cm,承受 20 根高强螺栓连接。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供给上部构造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构造。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 2~3mm 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承受U 型螺栓连接。 图 2 盖梁抱箍法施工示意图 〔四〕、防护栏杆与工作平台设计 栏杆承受φ50 的钢管搭设,在横梁上每隔 2 米设一道 1.2m 高的钢管立柱,竖向间隔 0.5m 设一道钢管横杆,钢管之间承受扣件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承受在横梁上设 0.2m 高的支座。钢管与支座之间承受销连接。 工作平台设在横梁悬出端,在横梁上铺设 5cm 厚的木板,木板与横梁之间承受铁丝绑扎牢靠。 三、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 〔一〕、设计检算说明1、设计计算原则 在满足构造受力状况下考虑挠度变形掌握。 综合考虑构造的安全性。 实行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 尽量承受已有的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撑方法。 2、对局部构造的不均布,不对称性承受较大的均布荷载。 3、本计算未扣除墩柱担当的盖梁砼重量。以做安全储藏。 4、抱箍加工完成实施前,必需先进展压力试验,变形满足要求前方可使用。 〔二〕、横梁计算 承受间距 1m 工 14 型钢作横梁,横梁长 3.7m。共设横梁 18 根, 总重G4 约为 11kN。 1、荷载计算 〔1〕盖梁砼自重:G1=43.4m3×26kN/m3=1128kN 模板自重:G2=81.3kN 施工荷载与其它荷载:G3=21kN 横梁上的总荷载:G=G1+G2+G3+G4 =1241.3kN q1=1241.3/15.374=80.74kN/m 横梁承受 1m 间距的工字钢,则作用在单根横梁上的荷载G’=80.74 ×1=80.74kN 作用在横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q2= =80.74/1.8=44.86/m 2、力学模型如图 3 所示。 图 3 横梁计算模型3、横梁抗弯与挠度验算 横梁的弹性模量E=2.1×105MPa;惯性矩I=712cm4;抗弯模量Wx=102cm3 为了简化计算,无视两端 0.2m 悬挑局部的影响。最大弯矩:Mmax= =44.86×1.42/8=11kN·m σ= Mmax/Wx=11×103/(102×10-6) ≈107.84MPa[σw]=158MPa 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fmax= 5 q2lH 4/384×EI=5×44860×1.44/(384×2.1×1011 ×712×10-8)=0.0015m[f] =1.2/400=0.003m 满足要求。 〔三〕、纵梁计算 纵梁承受单层 2 排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cm×1500cm〕 连接形成纵梁,长 18m。 1、荷载计算 〔1〕横梁自重:G4=11kN 〔2〕贝雷梁自重:G5=270×12×9.8=31752N≈31.8KN 纵梁上的总荷载: GZ=G1+G2+G3+G4+G5=1273.1kN 纵梁所承受的荷载假定为均布荷载,单排贝雷片所承受的均布荷载q3= GZ/2L=1273.1/〔2×15.374〕≈41.4kN/m 2、力学计算模型 建立力学模型如图 4 所示。 图 4 纵梁计算模型图 3、构造力学计算 计算支座反力Rc: Rc=41.4×15.374/2=318.24KN 最大剪力Fs=Rc-3.132×41.4=188.58KN 求最大弯矩: 依据叠加法求最大弯矩。 图 5 纵梁计算单元一跨中最大弯矩Mmax1=9.112q3/8=429.5KN/m 图 6 纵梁计算单元二 梁端最大弯矩Mmax2=3.1322q3/2=203.1KN/m 叠加

文档评论(0)

老狐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