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治.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治 (Viral myocarditics,VMC) 定 义 病毒性心肌炎: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 变性、坏死、间质性炎性细 胞浸润及纤维渗出的过程 全心炎:病毒感染同时累及心内膜和心包 [病原]有20多种病毒,柯萨基病毒,腺病毒,EV71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 [特点] 年龄:各年龄组,尤其小儿、青少年; 季节:盛夏 地区:沿海省市。 VMC发病机制 (免疫荧光检查心肌中的特异性病毒抗原) 1、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心肌细胞溶解坏死; 2、脂质过氧化物对心肌细胞损伤→氧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物毒性作用; 3、自身免疫→病毒和心脏组织交叉反应; 免疫平衡被破坏; 4、补体参与(免疫荧光检查心肌中免疫球蛋白 及补体); 5、神经-体液因素→儿茶酚胺活性↑; 6、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白介素,干扰素)。 病 理 病变范围:局灶性、散在性、弥漫性; 病变心肌:小血管单核C、淋巴C、中性 粒C浸润; 严重病例:心肌纤维变性、肿胀、溶解、 断裂、坏死; 慢性病例:心脏扩大,心肌纤维化形成疤痕, 心包膜,传导系统可受累。 诊 断 一、国外资料: 临床症状+体征+心内膜活检,PCR技术测得V。 二、国内诊断标准: 1983年九省市协作组制定; 1994年第六届全国小儿心血管会议修订; 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会议进行再次修改 诊断标准(99年9月昆明) 《临床诊断依据》同时具备2项+1-3W内有V感染 (一)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脑综合症; (二)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 (三)EKG: 1.以R波为主的2个或以上导联ST-T改变(Ⅰ、Ⅱ、avF、V5)4天; 2.传导阻滞(窦房、AVB、完全性左或右束支); 3.早搏(联律、多形、多源、成对、并行); 4.异位心动过速(非房室结、房室折返所致); 5.低电压; 6.异常Q波。 (四)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 或 心肌肌钙蛋白阳性。 [病原学诊断依据] 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穿刺液) 确诊指标: 1、分离到病毒; 2、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 3、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一项可以确诊。 参考依据: 1、大便、咽拭子、血液中分离出V,恢复期血清 同型抗体↑4倍; 2、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病毒核酸探针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分 期 一、急性期:6月,症状及检查阳性 二、迁延期:6月,症状反复出现,客 观检查指标迁延不愈; 三、慢性期:1年,进行性心脏增大, 反复心衰,心律失常,病 情时轻时重。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 发热,全身不适,咽痛,咳嗽,腹泻,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表现; 心脏受累表现: 轻 无症状; 一般病例 胸闷,心悸,乏力,头晕,胸 痛,出汗; 重症 面色苍白,出汗,呼吸困难; 危重表现 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心脑 综合症; 心脏体征: 轻 者 无明显体征; 重 者 心脏增大,SM1-2°/6°,S1↓, 奔马律,心动过速、过缓,早搏; 危重者 心衰,肺水肿,心脑综合症、休克;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WBC↑,ESR↑,GOT↑,LDH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病原学检查: 病毒抗体较急性期↑4倍以上,血清抗心肌抗体↑。 辅助检查 EKG 胸部X线 超声心动图 1、EKG:易变,多变,多样特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