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主 茶树、油茶、桑、甘蔗、花生、柑桔、柿、桃、李、杏、苹果、梨、葡萄、栗、杨梅、无花果等。 ??? 为寄特点 在两广主要为害茶树、柑桔,严重时枝、茎、叶上布满白色蜡质,致树势锐减。 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优选)茶树害虫种类以及防治 目前一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第二节 刺吸式害虫 一、叶蝉类 二、蚧类 三、粉虱类 四、卷叶蛾类 五、蜡蝉类 六、其他刺吸食害虫 目前二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一、叶蝉类 叶蝉是为害茶树一类重要刺吸式害虫,俗称叶跳虫、浮尘子、响虫等。 目前三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小绿叶蝉 小绿叶蝉在茶园有很多种类,其中主要是假眼小绿叶蝉与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svescens fab.。两者形态特征大同小异,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基本相同,均属同翅目叶蝉。但全国各地主要发生的是假眼小绿叶蝉。小绿叶蝉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为害。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缘叶尖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目前四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1.形态特征 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体长约3.5毫米,包括翅长约3.8毫米。全体黄绿色。头顶中部隐约有2个暗绿色斑点,其前方还有2个绿色小圆圈。前翅黄绿色半透明,腹部卑全部鲜绿色。卵香蕉形,孵化前头端出现一对红点。若虫浅黄至黄绿色,共5龄,翅随龄期增大而加长,喜在嫩梢芽叶上爬行。 目前五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形态特征 目前六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2.发生规律 各地年发生代数不一,湖南一年发生10代左右,以成虫在茶丛下老叶或茶园杂草上越冬。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陆续产卵,4月上旬出现第1代若虫,以后虫态混杂,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全年以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10~11月出现两次发生高峰。时晴时雨、雨量不大、气温适宜时最有利其发生。成、若虫怕阳光直射,多栖息在嫩叶背面为害。成虫产卵在嫩梢表皮组织内。 目前七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3.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2)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除去大量在嫩梢内的卵粒,恶化成、若虫的食料。(3)药剂防治。可选用40%乐果、50%马拉磷、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或25%优乐得1500~2000倍液。也可用20%杀灭菊、10%天王星5000~6000倍液喷布。喷药宜选择发生高峰前,即若虫数量上升时进行。最好间隔7~10天,连喷2~3次。该虫分布在茶丛上层,宜采用低容量蓬面喷雾法。 目前八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二、蚧类 蚧类又叫蚧壳虫,属同翅目,蚧总科。是茶园中一大类重要害虫,主要隶属于蜡蚧科、盾蚧科、硕蚧科、绵蚧科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蚧类的为害明显加重。 目前九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茶长白蚧 茶长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全国大多数产茶省有分布,是华东和中南地区重要的茶树害虫。除为害茶外,还为害柑桔、梨、苹果等多种植物。以若虫、雌成虫寄生在茶树枝干上刺吸汁液为害。受害茶树发芽稀少,树势衰弱,末老先衰,严重时大量落叶,甚至枯死。 目前十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1.形态特征 雌虫介壳灰白色,长约1.5毫米,狭长略作弯茄状,后端稍宽、前端有一褐色壳点。雌介壳下面还有一层暗褐色盾壳,生活史后期、田间常见的是暗褐色盾壳。雌成虫梨形、淡黄色。雄成虫体细弱,具翅一对,体淡紫色,腹未有交尾器。卵椭圆形,淡紫色,产在介壳下。初孵若虫椭圆形,淡紫色,有足、触角,腹未有2根尾毛,可爬行。固定后在体背分泌蜡质形成介壳。雌若虫固定在枝干上。雄若虫喜固定在茶树叶片边缘锯齿上,介壳细长、灰白色。雄蛹长椭圆形,淡紫色。 目前十一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形态特征 目前十二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2.发生规律 长江流域茶区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若虫在茶树枝干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第1—3代若虫盛孵期分别在5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第1、2代若虫孵化比较整齐。 目前十三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3.防治方法 (1)苗木检疫。有蚧虫寄生的苗木实行消毒处理。(2)加强茶园管理,清蔸亮脚。促进茶园通风透光。对发生严重的茶树枝条及时剪除。(3)保护天敌。清除的有虫枝条宜集中堆放一段时间,让寄生蜂羽化飞回茶园。瓢虫密度大的茶园,可人工帮助移植。瓢虫活动期应尽量避免用药。(4)药剂防治。掌握若虫盛孵期喷药。可用25%亚胺硫磷、喹硫磷、50%马拉硫磷、40%水胺硫磷、25%扑虱灵800~1000倍液。秋末可选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10~15倍松脂合剂、25倍蒽油或机油乳剂。 目前十四页\总数四十三页\编于十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 VIP
- 刑事被害人心理损害的范围 (1).pptx VIP
- 某集团2021年人才盘点项目方案(项目建议书).pptx VIP
- 党委书记讲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四个持之以恒,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pptx VIP
-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案例分析.doc VIP
- GB51445-2021 锑冶炼厂工艺设计标准.pdf VIP
- DL T 868-201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ocx VIP
- 第十届全国走美杯三年级初赛竞赛数学试卷答案.docx VIP
- 学校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校长发言:从餐桌开始,家校合力为孩子成长食堂 “加营养”.docx VIP
- 《拍手歌》优秀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