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与AIS不同,AIS患者我们更关注冠状面上角度的恢复,双肩平衡,和剃刀背的改正。矢状面出现失平衡者较少。ASD患者则不同,有60%的患者存在矢状面的失平衡。手术矫正矢状面的平衡对手术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57 58 59 60 术后1年 微创手术的价值 较大的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严重并发症8.2% 大量失血(4L)、深部感染和肺栓塞 内固定失败、PJF、失平衡 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 小切口结合微创拉钩系统 内窥镜下的椎管减压 微创TLIF和XLIF/DLIF ADS手术目的 缓解疼痛、减少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神经减压 重建脊柱骨盆力线 矢状位失平衡的矫正>冠状位失平衡的矫正 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使远期手术效果最大化 与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Ultimatel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增加L5/S1融合率相关技术 S1骶骨钉 S1 Screw Bi-cortical 双骶骨钉 Double S Screw (S1+S2) 前柱支撑Anterior Support 骶髂镙钉Sacrum-Iliac Screw 髂骨钉Iliac Screw 单侧髂骨钉固定较双侧髂骨钉有一定的优势 减少了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内植物费用等 骨质疏松老年侧凸患者 手术技术 Multiple Fixation Points sub-laminar wires laminar hooks Augmentation of pedicle screws PMMA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Iliac screws Bi-cortical fixation Tang J, et al. Spine 2004 生物力学研究 钉+钩结构 钉+椎板下钢丝结构 钉+生物骨水泥 三组均可明显增加椎弓根钉拔出力,且强化效果相似 最坚强的固定是 钉+骨水泥+钩/钢丝 骨质疏松老年侧凸患者 Yagi等报道150例成人脊柱侧凸女性患者 随访2年以上植骨融合率93%,并发症发生率13.6% 植骨融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与正常骨密度患者无明显差异 Sagittal Plane Deformity矢状位平衡 Prospective Surgical Adult Spine Deformity database from NYU 60% of all ASD patients with sagittal deformity 矢状面平衡的重要性 退行性脊柱侧凸的重要临床特点与影像学特征 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矢状面平衡状态密切相关 胸腰椎后凸、腰前凸减小甚至后凸 躯干前倾、骨盆后旋 严重的顽固性腰疼 SRS-Schwab成人脊柱侧凸分型 SVA、PI-LL与PT评价矢状面平衡情况 VAS、ODI与SRS-22分析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SVA5cm, PI-LL10°与PT20° LL重建公式为LL=PI +/-9° 亚洲人适合吗? 术后矢状位参数的难预测性 2016年ISSG报道术后矢状位的难预测性 外科医生单凭临床经验→1/3患者制定手术计划后不能正确预估术后矢状位参数 手术计划>预估术后矢状位参数 PT 及 SVA预估是更为准确的 史XX,男,81岁 主诉: 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6月,加重1月 无明显间歇性跛行 病例 1 Physical examination Left Right biceps V V triceps V V radiocarpus V V cubitalis anterior V V Hoffmann sign — — Muscle tone of upper extremities Normal Normal Physical examination Left Right biceps V V triceps V V radiocarpus V V cubitalis anterior V V Hoffmann sign — — Muscle tone of upper extremities Normal Normal 史印申 男 81岁 AP LS 15.5° AVT 62.30mm 史印申 男 81岁 LP TK 21.3° LL 15.9° SV
文档评论(0)